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一、引言 在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相对稳定成型之后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地理教育的全过程。即不但要细致地研究课堂教学的即时效应,还要研究教学的长期效应和学生学习后知能的演化情况。定量地、分时段地研究分析学生学习后其知识的保持与遗忘问题便是地理教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本文试图通过一个对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中国地理之后的调查实例  相似文献   
2.
通过本课题的教学,①使学生了解人口众多是我国基本国情之一,掌握人口分布的特点;②培养学生初次阅读专题地图——“人口、民族分布”图的兴趣与能力。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数量11亿,占世界的22% 提出问题:我国面积占世界多少?(6.4%)我国的人口相当于:苏联、美国和欧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审美情趣”的教学均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要求和活动建议。除了利用好地理教学资源、知道地理景观构成原理,掌握地理景观的审美体系外,地理教师理解地理景观的审美心理,对提高学生地理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十分有利。本文就此做一教学探讨。  相似文献   
4.
5.
6.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和三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第一条中指出,要初步养成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相同条目中指出,要使学生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并在选修课程3(旅游地理)的标准中要求(学生)“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提出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提出了“交流欣赏旅游景观的亲身体验”的活动建议。地理审美情趣教学较以前有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应加以研究。养成以及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与鉴赏力,其教学理论与支持主要有三方面,即教师要知道地理景观构成原理、掌握地理景观审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