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006年的语文高考试题的命题走向,仍然是加强基础,强化能力。同学们应该如何备考?我给大家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在我看来,写作究其实质,是一场情感与智慧的历练,一次借助语言媒介对自己情感与智慧的盘点。因此,要真正写好文章,我归结了两条要义:情感的呈现与智慧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均为A级。语音和字词这两个考点,分值约占“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三分之二,但这一部分内容涉及面广、复习量大、基础性强,考生复习时应做到巧识记、重辨析,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一、强化审题立意训练,写扣题文“审题”和“立意”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重点,审题的过程实质上是立意的过程。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应试时不可不慎之又慎:审题准确,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审题失误,写得再好,至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数。就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言,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材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全面确切地理解文题的所有含义。这是理解话题作文的关键,也是指导和写作话题作文的关键。一般来说,材料起个由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一个小故…  相似文献   
6.
7.
张仕维 《学语文》2005,(5):I0002-I0004
高考年年都牵动着干百万人的心,高考语文试题每年都吸引着无数的学生、家长、语文教师以及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猜测、探讨和研究,也促使着无数的语文报刊杂志及出版社为之呕心沥血地准备着各种各样的备考资料。为此,笔者认为研究2004年的高考试题,熟悉高考语文题型的设计,明确学习目标,把握解题思路和技巧,对迎战2005年高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