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是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的相互关系为侧重点的STS教育。2006年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试还应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突出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环境、医药、新科技等的联系,这对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品质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2.
张仿刚 《化学教学》2005,(11):40-42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一28题化学实验题似乎对每一个考生都“似曾相识”,许多地方的模拟考出现过类似题目,但这道高考题答起来却并不容易。其实高考题并不神奇,它出自平凡,只是在设计上更科学、更严谨、更简洁,在能力考查上更全面、更能体现“综合能力”、更具有区分度。本文围  相似文献   
3.
重视大概念统摄和真实情境创设,融合“核心概念、学科任务、认识角度、能力活动”,借助学科思想,找寻基本规律,在思维碰撞中对原有认知模型加以完善发展,在层级递进的驱动问题中让学生自觉关联调用多种认识视角,建构了热力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综合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和解题的思路化,促进了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4.
化学概念的形成需要经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直接讲解不能让学生形成深度理解。教师可深刻思考教材中对概念的呈现方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去“看”现象,使其自主探究出本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实验探究→原理探究→本质探究”的方式,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核心问题的诊断性评价标准,引导并评价学生活动,使其充满兴趣地探究概念,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