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笔者从1996年开始进行数学“指导—自主学习”实验课题研究,至今已坚持十个年头了。2002年我所在学校作为省第一批进入课改学校,本人所教的班级也成为首批进入课改的年级,在实践“指导—自主学习”课题中,受益匪浅,现谈谈自己的感悟。一、关于“指导—自主学习”所谓“指导—自主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提前独立阅读教科书,并尝试完成课后练习、习题。它的特征是“先学后教”,学生的练习本、做习题的作业纸就是上课的入场券。老师在课堂上,首先让学生提出自学中的问题,然后由同学们一起解决,一般不重复课本上现有的内容,但重要的知识点,如定理  相似文献   
2.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是有效率的课、是有生成性的课、是常态下的课。作为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搞教学,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深深懂得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去教学才最有效。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课堂     
走进实验区,走进新课堂。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展现在我们眼前,学生变了,变得有自信,爱学习了;老师变了,变得更关注学生,更象研究者了。从前的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还多了同学们的真知灼见。一幕幕体现课堂“共享”的过程、教学民主的场景实在令人惊喜不已,给人启迪。 一、让学生“唱主角”想说就说 今天的课堂,讲堂变为学堂,教师不再继续扮演“知识传播者”角色,而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指导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德国的蒙田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一年多课改实践,实验区的学生变得爱发言,会交流,敢大胆说出不同意见,不同解法,懂得张扬自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高炉自动化控制系统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在高炉自动上料的工艺过程的基础上,对PLC在高炉上料自动化系统里具体应用加以详细分析。通过使用PLC对高炉自动化控制的硬件和操控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升高炉上料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同时也为师生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面对课改的新要求,教师应当作些什么,应该怎么做,本人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