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追求真实:好课的奠基之石 由于语文课本身承载着太多的“使命”,传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开拓创新……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许多课被打扮得“花枝招展”“面目全非”。特别是公开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已经烂熟于胸,也不知道在多少班级重复排练了这些过度形式化的课,只能会严重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飞跃都是由技术带来的,并由此推动了教育的进程。如今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正革命陛地改变着人类认知的方式,同样也改变着学生——他们已不是单从白纸黑字的书本上获得信息,而是受众多传播媒介一同冲击,视野更为开阔,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向多元化,这必然推动着教育走向信息化,终身化和个性化。因此,教师只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就会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先宣布题目,再板书要求,接着指导构思选材,然后让学生各自习作,最后教师讲评。照理说这样的安排已是“天衣无缝”了,其实并不符合学生作文的心理特点,绝大部分学生仍处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境地。即便产生了习作,也是缺乏儿童生活气息,少有创新的思想。如何打破这一僵局,让儿童敞开心扉呢?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套“对视生活”、注重“另类”的开放习作教学法。策略之一:随机取材,拓阔天地传统的作文教学,无论是内容、要求,还是结构、行文都统得太死,强求统一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先宣布题目,再板书要求,接着指导构思选材,然后让学生各自习作,最后教师讲评。照理说这样的安排已是“天衣无缝”了,其实并不符合学生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这门全新的课程,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走进了我们的教学生活。在实践中,逐渐地吸引了众多探究者的目光,它的提升具有深刻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的听说训练,“口语交际”更强调的是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是信息交流与人文关怀的和谐统一。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在解读新课标时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际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性能力。”由此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体系无论在教学功能、结构、目标、内容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突破,其中的主线始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面实施“创新教育”既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时代的需要,更是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和突破口。如何凭借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相关问题,力求对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有所启示。一、“营造氛围”是创新的前提营造理解、民主、宽松、和谐的健康心理氛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第一要素。赞可夫曾经说过:“只有学生处于欢愉中,情绪高涨时,不断要求向上时,想把自己的独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