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八单元作文指导内蒙古/张协生难点指津(一)要明确短评的文体性质短评,顾名思义就是简短的评论。少则几十字,多则千字为限,故称评论文中的“轻武器”。它评论的对象很广泛,可以评人物、事件、文章、绘画、戏剧、影视,也可评一种观点、一种思想、一...  相似文献   
2.
论语感能力的特征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语感能力的基本特征和含义 尽管近年来有关语感的探讨提法迥异、辐射颇广、延伸极远,但视其为一种高级语文综合能力,却是新一代语文学家的共识。其区别于通常所说的语文能力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直觉性。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就是“直觉”,他认为“直觉”能自然而然识别和理解句子、创造和生成句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意会体悟能力。比如,没有学过修辞知识的人,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和语言符号暗示出的形象,体会到“溪涨春风拂面”中的  相似文献   
3.
发展个性,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话题。说它古老,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实践;说它全新,如分确实又是教育工作在常常论及却又不甚明了的课题。发展个性,即重视充满生命力的人的教育,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个人发展的能动性;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生命体,而不是无知的标准“模件”;把学生潜在的可能性,通过学校教育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人的素质发展规律表明.无论何时何地,实施怎样的教育教学行为,全面发展只能相对而言,不平衡发展则呈绝对趋向。所谓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并不是各素质都要求一个…  相似文献   
4.
一、人格塑造策略。从语言发展的历史看,“语言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语言和人的生命、生存、生活是同步的。”语言世界的拓展会促进精神世界的延伸,精神世界的提高会促进语言世界的发展。语感能力培养之所以要注重人格构建和塑造,并视其为核心本质乃至最高层次意义上的语文能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语言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纵观古今,大凡传世的名篇佳作,其光耀之处,首先就  相似文献   
5.
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整体能力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一步。下面,从观察和感受生活两个方面做一些初步探讨。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认识生活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作文教学》部分明确指出:“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认识事物、搜集积累材料。”所谓“观察”,并不仅仅是感官对生活的孤立、机械摄取和简单、客观的感知,而是依靠和通过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器官)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