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8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文学批评一反19世纪盛行的实证主义,将批评重点转向文本并出现了文学批评观点多样化的局面。这一时期英国批评史上众多文学批评观点互为补充也互相冲突。早期的学院派、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等在文本分析领域做了很不错的基础性准备工作;到了艾略特,开始了几个流派之间的持久论争,他们的论争结果很难用胜负去形容,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新批评在众多前人的文学批评那里获得了启发,并在20世纪中期的英国发展至繁荣,英国文学批评也随之走向科学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2.
人们一提到欧洲文明的源头就会想起两希文明——希腊、希伯来。了解希伯来文明是了解希腊文明的一把钥匙。而源头可以追溯到两河流域星月地带。希罗多德——西方历史学之父,在他的(呖史》中记载了两河流域文明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而爱琴文明就是两河流域和希腊之间的一块跳板。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创作实践的小说家,昆德拉一直执着于对小说理论的思考,形成了他独特的小说观。在他看来欧洲的小说史是一个唯一的、延续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对存在的持续的探询。当现在的人类处于一个简化的旋涡,存在坠入遗忘的时候,小说面临着终结的危机。昆德拉认为欧洲小说不会终结.小说必须保持着小说特有的精神,逆着时代潮流而上,以小说的独特形式继续发现只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金色笔记>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多丽丝·莱莘最有争议性的一篇小说,实际上作品的真正意义是,作者试图通过对作为自由女性的安娜在一个支离破碎、无法定位的存在性困境中分裂意识的治愈,重新定义存在的意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语文的改革,必须理清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其定位,这门课程有其自身不可替代的"个性",必须坚持"语文本位";二是必须重视这门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衔接,它们之间应当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而不是彼此排斥:三是它必须强调一种核心观念,那就是人文精神,这门课程有着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征,它是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因此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使之拥有积极、宽容的生活态度.不仅如此,大学语文在传统理工类高校推行的时候,尤其应当注意这类学校的实际状况.而我国地域辽阔,大学语文还可与区域文化相结合,因地制宜,使之更好地与学生的乡土情感相沟通.  相似文献   
6.
昆德拉认为哲学和科学忘记了人的存在,而小说的根本任务就是防止人存在的被遗忘。昆德拉又认为存在不是既成的东西,它是人类可能性的领域,是人可能成为的一切。昆德拉作品中的人物不是真实的化身,而是他想象出来用以表现人的存在的代码。本文试图从作品中的人物出发,根据他的《小说的艺术》中的论述来探讨他作品中所囊括的在面对不可逃避的生活陷阱时人的可能性会有哪些。  相似文献   
7.
移民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所具有的诸多现代性因素,往往让人们将他从传统作家中划分出来。而在昆德拉看来,欧洲小说史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它的连续性。因此他从来不宣称自己是现代派,不声称要和传统小说决裂。他的作品仿佛给人性提供了众多的实验场,来考察在特定的境遇中人性所可能成为的样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