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四季的脚步     
春天的脚步轻轻地来, 她那微风一吹, 乐得小树发嫩芽。 夏天的脚步悄悄地来, 她一来, 游泳池溅起了层层水花。 秋天的脚步也轻轻地来, 她一来, 苹果变红了, 叶子变黄了。 冬天的脚步呼呼地来, 她一来, 赶着大黑熊跑进洞里冬眠。 啊}睁大眼睛看吧! 四季的脚步从大自然来。四季的脚步@张四维$成都市胜西小学二·一班~~  相似文献   
2.
<正>之前有一段时间,因为疫情影响不能进校,很多本应动手实践的化学实验我都没有做过,初中化学实验考试也没有如期举行。我就想,能不能在家远程做实验呢?而且有些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用到强酸、强碱,或化学反应可能导致起火爆炸。经过调研后,我发现远程实验箱在电子教育、物理实验等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应用。于是,我想在保留远程实验箱原有思路的基础上,对其内核进行适应化学实验的调整,设计一款远程化学实验助手。  相似文献   
3.
关於“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张发仁这样的孩子”的问题,已在“江苏教育”上讨论了很久。我是张发仁在纪家楼小学读书时的教师,我感到有责任把张发仁在纪小读书时的经过情形,及我应负的责任,向大家作一简单的检查。张发仁在一九五一年秋季考入本校五年级时,我是五年级的级任,记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高中生物学实验进阶教学体系,将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分为4个层次,从生物学实验的基础教学到研究性教学,贯穿并扩充了高中生物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髓,以期为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5.
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向读者推荐一批中国古代的优秀散文.并附以读后体会,着重从写作技巧的某一方面予以评介,供自学参考.新闻工作者需有较强的文字表达技能.不少前辈同行的实战证明:读一点古典文学名著,包括中国古代优秀散文、古为今用,古为"新"用,从中吸取营养,以提高表达能力,是很有益处的.报刊常用文体,大别不外报道和评论两类.溯流探源,不难发现其与非新闻文体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从文字表达的基本技能来说,二者均不外叙述、议论、描写、抒情几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如先秦史传、诸子文,两汉、唐宋诸大家的散文,明、清笔记、小品,其叙事之准确、简练,说理之精辟、透澈,描人状物之维妙维肖,抒情之真挚感人,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我们赞成"拿来主义".鲁迅说得好:吃用牛羊,决不因此就会类乎牛羊的.但当去其蹄毛,留其精粹,以滋养及发达新的生体.切忌生吞活剥,死搬硬套,那是不待赘言的.  相似文献   
6.
高一数学“研究性课题”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计划、新教学大纲、新教材所规定的必学内容,其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研究性课题”的教学需要研究。为此,省实验中学在高一年级部分班级提前进行了试验,对“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于2001年12月19日在全市展示了他们的此次教学活动。展示活动的主体是三个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课题组的学生坐在讲台上,他们是今天这堂课的老师,他们借助电脑按分工讲述了研究内容。台下听课的学生举手提出了弄不明白的问题。课题组的学生——作了回答,台下学生鼓掌以示谢意。充分体现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活动与合作活动。尔后,高一数学备课组组长、特级教师丁述舜,试验班任课老师万钧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教学经验。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看到,“研究性课题”的教学重在改变学生单一接受,被动模仿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次展示活动得到省实验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刘楚昭的关心和指导。现将此次展示活动的一些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特级教师熊远程  相似文献   
7.
<正>生物选择题以知识覆盖面广,又能从多角度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而成为各类考试的必考题型.综观近几年来高考理综生物试题,选择题占了很大份额,考试成绩的高低,还得看选择题的得分率和答题速度,在高考中大有得选择题者得天下之势.而命题者为了提高选择的难度,加大对学生审题、分析、思维能力考查的力度,往往采取多种手段命题,如在题干的叙述中,或制造混乱,或隐含条件,或似是而非,或鱼目混珠,学生稍有不留意就会误入陷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