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旅游产业较其他产业更快速地表现出了变幻莫测、极具挑战性的特点,其经营的高度开放性、外向性和全面的竞争性日渐凸显,这就对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作为黑龙江省开设旅游高等教育的第一所院校,在对旅游高等教育的教育规律与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特点充分研究的基础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研究构建了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培养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酒店业的迅猛扩张,酒店业正处于品牌发展的上升期。伴随着酒店业的繁荣发展,酒店业的人才流失沉疴仍存,不利于我国酒店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成为我国酒店业长远发展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从校企两方面入手,深刻挖掘问题存在的主要根源,以期对症下药,解决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3.
"四段全程职业化交互成长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探索出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特征和培养目标,阐述了酒店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4.
关于旅游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作为为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综合性产业,更容易受到诸多信息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变幻莫测、极具挑战性的特点,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是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章针对旅游业的特点和旅游教育的独特规律,讨论了“能力本位”的旅游教育理念和通过渗透职业能力培养达到塑造人才创新能力的思路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论旅游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重构与教学模式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要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应该是实行课程理念的转变和课程体系的重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模式的转型;减少课程课堂讲授的时间,变知识灌输为教学与科研、教学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对实践教学在空间、时间及深度上的拓宽,使受教育者在实践教学环节施展和挖掘潜能的时间更长、空间更广、自由度增大,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的目的应该不仅仅是培养能在某一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其真正价值应该是培养既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又具有健全人格的"立体式"人才.美育课程在完善人的心智结构与实现创新教育两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我国高等院校有必要加强美育."体验式"教学法对于美育是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特殊的旅游业培养特殊的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社会需求之间一直存在着脱节现象,这种矛盾在旅游业表现得更加突出。笔结合多年来从事旅游教育的实践及旅游学科的特殊性,总结出了适合旅游业特点的“平台 模块”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培养模式在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和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8.
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职业适应性差是导致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及行业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探索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旅游人才职业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在实现了校内实习基地"生产化与教学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了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支撑的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以"人才订单"培养模式为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实践性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教育的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从培养英才转向为行业培养具有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采用校企合作的“定制式”培养模式是实现这一使命的有效途径。在校企合作“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行业为高等院校提供人才需求信息和实习实践教育场所,行业业务人员参与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学校与企业可以通过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合作途径建立校企关系,通过学校与行业“双渠道”进行人才培养,实现了高校与行业在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上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