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1.
盛唐是传统诗歌的顶峰,如果再要发展,只有变化。退之诗多议论,是诗的散文化;义山诗多材料,是诗的骈文化。至苏东坡、黄山谷出,“粹书以为诗”,“议论以为诗”,唐人之风尽变矣。严羽生当江西鼎盛以后,四灵蹶起之时,“什么叫诗”和“怎样学诗和作诗”?争论最为激烈。《沧浪诗话·诗辨》所提出的“别材说”,既反对“资书以为诗”又反对“捐书以为诗”,是从诗材的角度谈“什么叫诗”。“别趣说”既反对作诗尚理也反对一例言情,是从诗趣的角度谈“什么叫诗”。“兴趣说”和“妙悟说”,则是进而谈“怎样学诗和作诗”的。本来问题很清楚,由于严羽以禅喻诗,后人就越谈越玄了。本文企图对长期争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依据材料,证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五、“别材”说是针对苏黄广积诗材、“资书以为诗”而说的“别材”的材,指诗的材料而言,我们在《贡献》一文中,详细论述到了。宋人好谈诗材,这在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和《谈艺录》中已经再三谈到,可惜他没有把“诗材”和“别材”的材结合起来谈,当其论述别“材”时,仍以“材”为才调、才气。吴承学同志把他的《严羽妙悟说之理论内涵及意义》一文寄给了我,他认为严羽“别材”的材,就是宋人争论的“诗材”的材,申成了《贡献》一文的看法。但是他又认为他的“这种解释和传统对别材的解释,并不矛盾”,“而且彼此应该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这又和我们的看法有所  相似文献   
3.
无论什么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然后又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补充其不足,加以提高。如此循环反复,渐臻丰满,以至于完美。一切理论如此,诗论也不例外。所以要探讨一个理论的真正涵义,并衡量其历史地位,不摆在发展的长河中,是无法作出恰当的解释和公平的评价的。我们认为,以往对“别材别趣说”的诠释,往往只是把它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4.
岑参作为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在边塞诗创作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历来受到比较一致的高度评价。但是,关于他的边塞之作是否表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问题,在近年来边塞诗讨论中则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论争。那末,究竟应该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究竟应该怎样全面地评价他的边塞诗?本文拟在这方面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教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