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考核的目的,不仅是检查学生的德育表现,而且也是督促他们按照德育规格严格要求自己的重要一环。更重要的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考核的过程是德育教育的强化过程;考核也要防止仅仅为考核而考核的倾向。目前高校德育考核实行了评语鉴定的办法,存在着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 1.德育考核改革的必要与可能  相似文献   
2.
这里讲的大学生在人生观上的意向选择,是指大学生对规定的反映人生观的参考系的不同认识和选择。那么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观上的意向选择究竟如何呢?这里我想根据1987年9至11月份,在南京地区12所高校的12500名学生中进行的问卷抽样调查,以及从多次召开的座谈会中了解的情况,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大学不仅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还必须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大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的一代新人,造就为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未来国家干部,并且从中培养出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这个方针,要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等各种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教育和影响。而德育在诸因素中又占首位,它不仅决定着培养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而且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大学的德育建设,早在1937年毛泽东同志就在陕北公学提出了“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有政治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并提高体育学习的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格局。  相似文献   
5.
现在,许多人在高呼"不能计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急躁的拔苗助长式的心态下,儿童的天性被摧折了,发展的基础断裂了.他们会像被拔苗助长过的庄稼那样逐步枯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教师对学生每一种能力的培养要细心规划,循序渐进,对每一种能力的发展要耐心等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