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黄山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面积辽阔,风景奇丽,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名师画手对它顶礼膜拜,歌颂赞美.李白不就留下了“太白洗杯泉”的遗迹吗?前人之述备矣,今人要再写黄山,就得道前人之所未道,发前人之所未见,不落窠臼,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2.
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张志和(730?—810?)字子同,婺州金华(在今浙江省)人。十六岁举明经,唐肃宗时诏翰林。后隐居江湖间,自号为烟波钓徒,擅长书画和音乐。著有《玄真子》,并以为号。词存《渔歌子》五首,描写景物明丽生动,是早期文人词中较著名的作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水乡渔翁江干垂钓的画面。可是它既没有对他的音容笑貌作须眉毕现的描摹,也没有对他的言谈举止作惟妙惟肖的刻画,只不过远距离地成就了一幅剪影——青箬笠,绿蓑衣。头上戴着用竹箬编…  相似文献   
3.
开章四句,诗人泼墨绘就一幅秋日原野风光图。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天上,缓缓地漂游着澄碧的流云;地上,轻轻地飞舞着金黄的落叶;平原上苍茫的秋色融入湛蓝的秋江,江面升腾的水汽凝成翠黛的烟雾,弥漫开淡淡的寒意……这幅秋日原野风光的画面涂抹上碧、黄、翠多种色调,缤纷而丽;以天地为背景,以平原秋江为主体,辽阔而恢宏。诗人一反悲秋的传统思维定势,把秋装点得“胜似春光”,充分表现出诗人乐观的气质和旷达的襟怀;可是,地上黄叶飘零,暗暗地透出岁华将逝的感喟;江上烟雾轻寒,也隐隐地流露心头淡淡的凄凉。诗人这种情感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虞美人①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①相传李煜降宋后的第四年,即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刚满42岁生日那天(农历七月七日)晚上,在寓所使故妓演唱这首《虞美人》,声闻于外,宋太宗赵光义听到了,大怒,命赐牵机药把他毒死。这首词也就成了他的绝命章。这既不是一篇声讨北宋的战斗檄文,又不是一份南唐复国的政治纲领,词作者李煜竟因为这首悲声千古的艺术佳构招致杀身之祸。这一文学史上的奇案确是值得我们玩味的。词章发端语突兀奇特:“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