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为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中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提出: “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在一线课堂教学中,要完全达成这个主要目标,体现这些特征,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必须要思考其他方式方法,但又不能脱离课堂教学,毕竟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所以,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按照一定的方式和途径,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延伸,以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这势必成为一种新的教学尝试。本文是对笔者在课堂教学时不能很好地持续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进行了针对性分析,而后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就不同教学内容进行如何有效课堂延伸作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名多年任教九年级信息技术学科的一线老师,在平时的九年级信息技术复习课堂中,主要采用老师讲学生练的复习模式,结果出现学生的学习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复习效果极不理想的现象。对此进行课后反思,发现学生在课堂复习过程中学习目标模糊,只是在机械性地模仿老师的操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任务清单”进行复习,课前首先认真研读《九年级信息技术中考考试说明》,就教材和历年中考对某一单元知识进 行整体分析,确定课时和教学目标,然后围绕教学目标,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一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任务清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清单”过程中复习巩固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操作技能,课堂复习效果得到提高。经过一学年“任务清单”复习模式的教学实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再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学习目标清晰了,学习主动性有了,课堂复习效果提高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