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MOOC理念梳理就业指导课程,结合MOOC中的"翻转式教学"理念,将MOOC与传统就业指导相结合,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同时提出"PREST"教师工作法及将学习的"自组织"与"他组织"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就业指导,增强指导的渗透性,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张小帆 《收藏》2016,(11):89-93
古代女性的梳妆文化 我国古代梳妆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浙江嘉兴盛家墩遗址出土有骨梳,海盐周家浜M30出土有玉背象牙梳。除夏商周时期的牙梳、骨梳外,还发现有玉梳、铜梳、木梳等。而汉代则是我国女性梳妆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漆奁盒就是西汉女性梳妆文化的载体和见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实际,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学院办学实力,实现高就业率、高满意度办学效益.对开展专业改革实践,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实际,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对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核心,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实现高就业率进行了探索。相信对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实现从传统的高就业率向优质就业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调研了国外高中子注量率、大功率的典型研究堆主要特征,对其主要性能指标、特点、安全措施进行概述,可为我国研究堆的设计及建造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简称"NYP")的"教学工厂"模式是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全方位地营造工厂实践环境,为学生研发项目、体验工作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简称"NYP")的"教学工厂"模式是企业实习、企业项目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全方位地营造工厂实践环境,为学生研发项目、体验工作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实际,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全面提高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和学院办学实力,实现高就业率、高满意度办学效益。对开展专业改革实践,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构建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以区域经济特色作为切入点,基于创业意愿构建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为电子信息类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数据+AI”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新的驱动力和思维方式。一种可有效实现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智能互联与交互融合的新技术——数字孪生应运而生。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可构筑联通现实教学空间与虚拟教学空间的数字孪生讲台,并成为在线教学空间的“数字大动脉”。数字孪生讲台可分为在线学习特征分析技术和虚实教学空间融合分析技术,通过“在线教”与“在线学”间的深度融合、映射与镜像,能为在线沉浸式教学注入新的数字生产力。基于此,从教学、技术两方面,探索数字孪生讲台的在线沉浸式教学流程设计与技术运用,即基于混合式平台的教学数据采集与管理,基于多维分析的教学数据分析与建模,基于精准教学和精准管理的数据应用,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在线沉浸式教学体验,进而设计其教学流程。旨在通过数字孪生讲台的多源数据融合、虚实融合映射、教学服务融合优化,促进数字化、智能化课堂的形成,推动数智融合在教学方面的创新性应用,从而形成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数据互动、映射的新形态,进而革新与重塑现代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