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作家的创作与精神病的白日梦有着相同的心理机制,都是潜意识的显像、是现实生活缺失的补偿。运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读庄周梦蝶这一寓言,我们可以发现庄子哲学对生死、生命、宇宙的思考,表面上似乎已经达到逍遥洒脱、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深层心理上却流露出对人生有待、生死无常、生命不能达到自由本真发展的无奈.借梦中物化的形式加以宣泄和补偿。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带来生态美学的诞生,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美学原理和实践运用,并以主体间性美学为其哲学基础,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定位探索中走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带来生态美学的诞生,生态美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美学原理和实践运用,并以主体问性美学为其哲学基础,在对人与自然关系定位探索中走过三个不同的阶段.  相似文献   
4.
微小说是伴随着微博的风靡而产生的一种新兴文本.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它迅速发展成时下抒写的新时尚,并成为评论界关注和争议的热点.微小说在本质上摆脱不了大众文化的特征,是一场网民自发的文字狂欢;是老百姓在后现代都市文化和快节奏生活压抑下,即时宣泄情绪和不满的便捷手段.它的互动创作特点和超媒体链接的叙事语言依赖于现代传媒的科技手段,是网络媒介馈赠给网民的一种时尚的图文游戏.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个性和时代特征的文艺创作和理论家,自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以来,评论界对他的浪漫抒情创作倾向的评价便褒贬不一、毁誉各半。本文立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及二十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汇的时代背景中,多角度地对其文艺观的形成及文学创作倾向的选择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个性和时代特征的文艺创作和理论家,自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以来,评论界对他的浪漫抒情创作倾向的评价便褒贬不一、毁誉各半。本文立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及二十世纪初中西文化交汇的时代背景中,多角度地对其文艺观的形成及文学创作倾向的选择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伴随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宏观的文学史学观为理论基础,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进程及其特征,以整体观的理念梳理文学发展史脉络、确定各阶段的教学重点,以作品阅读的指导来夯实学生的文学积累,以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通过创造性思维、理论思考和创新表达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康德美学认为文学是自身的审美自律性与社会功能的辩证统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文学艺术的社会功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直到"五四"时期,文学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受到重视和礼遇.从传统的文艺观和现代历史语境的角度,来辨析郁达夫在文艺功能观上由真、善、美的统一到偏离的嬗变轨迹,有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郁达夫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一种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其澎湃的感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蕴涵着人生哲理,势必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上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丰富的想像、抓住意象、填补空白,采用各种手段,把诗中的意境信息充分地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10.
文学艺术的本质以及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历来都是文艺界讨论的首要话题. 现代作家兼文艺理论家郁达夫从生命创造的艺术冲动、文学的内倾向、文艺美学自律性、社会功能等角度, 对文艺的本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艺术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艺术"的观点, 包含着文学现代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