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人教版)《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t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玟两个字.岂不两妙!”  相似文献   
2.
3.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不断转移,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向也随即进行了调整。从建国初期的“接班人”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建设者”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四有”公民.反映出德育培养目标与国家人才期望之间的有机联系。文章试图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德育目标变化的解读,并结合当前我国培养接班人的德育目标所面临的困境.提出要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并顺利实现转型。就要努力寻求我国德育目标从“接班人”到“公共人”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4.
张少良 《考试周刊》2014,(15):156-156
<正>青少年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农民生活的安宁、良好农村风气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以及农村所处环境的区域限制,因此社会对农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