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美语中的女性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女性在语音、语调和语法等方面有 许多特征,女性与男性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某些差异。美国女性人口较男性为多,因此美国社会语言学家称之为“美国多数的语言”。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英语对美语的影响愈来愈大,因此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美国社会各界的重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佛教东传为契机,中、印两大古老文明第一次在文化思想层面上相遇并展开激烈的交锋。印度文明以宗教出世主义为导向,中国文化则以现世主义为中心,因此,中国人在初次遭遇这种异质文化冲击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对本土文化全盘矮化的声音。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在应对印度文明主动挑战的过程中,对佛教采取的开放、接纳、改造的系列姿态,使得印度佛教为适应中国社会的特殊土壤而做出适度的修改,从而最终造就了极富思想创造性的中国佛教。此后佛教以中国为基地对东亚各国进行全面辐射,最终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公元十二世纪之后,佛教在印度由于种种原因而绝迹,中国反而代之而起成为宣播佛教的主要中心之一。就中国文化来看,佛教及其所承载的印度思想的传入,大大拓展了中国文化的精神视域,提高了中国思想的思维抽象能力,弥补了中国文化现世主义导向过于强烈的俗世主义弊端。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唐以前正史、《道藏》文献的载述,对中国历史中黄帝修道传说的繁衍予以系统考辨.指出道教将黄帝纳入其仙传谱系,一方面说明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根本的联系,二者可谓同源共宗;另一方面也表明道教在与佛教争衡中,为了增强自身的力量,不得不倚重世俗帝皇宗租的权威,意图以“华夷之辨”来弥缝本教教理、教规之弱势。它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