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底层文学继承并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形成了底层文学特有的现实美学.这里概括并分析了现实美学的特征:真实性、人民性、批判性、启蒙性.  相似文献   
2.
1990年代以来,在对现代性的诉求中,中国社会进入消费文化时代,资本逻辑成为社会发展的支配性力量。1990年代以来的消费文学——中产文学、市民文学、小资情调、青春文学顺应资本和市场的逻辑,把文学作为消费品;底层文学对资本逻辑表现出既追随又批判的双重特征。文学对资本的态度成为1990年代以来区别文学创作倾向的新的准则。  相似文献   
3.
张延松 《考试周刊》2008,(52):116-117
农村小学英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指出了现在农村英语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内容的一门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觉数学学习枯燥乏味,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张延松 《科教文汇》2009,(1):226-226,230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存在很多方面,比如地域特征、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因为不同的因素导致了这些文化差异,故在翻译的过程中存在了很多的难点,形成了一些障碍。本文试图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探索英汉习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兄弟》的三种批评模式进行了归纳,传统现实主义美学框架内的批评明显不适于评价已经超越现实主义边界的《兄弟》,"不真实"、语言粗俗等结论就是用这种方法得出的。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论文认为《兄弟》运用超现实的手法,借鉴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形式,表达了对文革和改革两个动荡、巨变的时代精神之荒诞性的体认,是一部勇于"写当下"的探索之作。但余华只取了民间诙谐的审美形式(怪诞现实主义),却放弃了再生的精神,因此具有伪民间性,整个文本表现为能指的狂欢,不过他还是保留了爱的种子。  相似文献   
7.
通过解读王小波的小说《红拂夜奔》.认为王小波是“荒诞的屈原”,他以荒诞的形式沿续了屈原对信仰和知识分子自身责任的执着;沿续了鲁迅小说“吃人”的主题并有所拓展。从荒诞的城、荒诞的人两方面论述王小波如何用荒诞的形貌揭示真实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不但是民族语言的体现,更是文化的反映。本文试图从英汉常见委婉语在文化反映中的差异为切入点,提出他们之间的互译策略,期望更好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命题是由条件和结论两个部分构成,通常表述为:“如果A,那么B”的形式.其中A是命题的条件,B是命题的结论.譬如: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条直线平行.其中“内错角相等”是条件,“两条直线平行”是结论.若将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互相交换,那么所得的命题就是原命题的逆命题.即“如果A,那么B”的逆命题是“如果B,那么A”.  相似文献   
10.
张延松 《科教文汇》2013,(4):129-13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商务合同为本土企业与国外企业的商务往来提供保障,商务合同的翻译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角度结合英文商务合同的语言特点阐述了英文商务合同的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