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话语形式是课堂教学言语的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它作为对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结果的完成和实现,可从相对静态的角度反映出课堂教学言语的基本情况。因此,在协调课堂教学话语形式的基本成分(即口语、书面语、身势语)之间的配合的基础上,应加强课堂教学话语形式与课堂教学言语行为之间的协调,并以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系统论等为基础进行多方调控,以利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言语的综合效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学行为研究是教学研究的微观研究,它是对教学中师生的行为进行的具体深入的研究,其目的是要通过探究师生教学行为的规律来提高教学行为的效率。它从属于教学论,又是对教学论的具体和深入,对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教学主体性的张扬和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有其特定的内涵。本文在对阿坝州中小学校的考察与反思中,明确了四川民族地区教学质量观的特征:文化性、适应性和功利性;思考了四川民族地区实现其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观的问题:转变观念、改变投入方式、加强教师建设、课程与地方文化结合。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陶行知在四川创办了著名的育才学校,它以完善的教育规程、民主和谐的学校气氛、艰苦奋斗的创办历程、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等,实践并发展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当时的抗日救国运动培养了大量的急需人才.也为我国日后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之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师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上,方法以“过程——结果法”尤为盛行,但也表现出对象理解的片面、方法使用的不恰当等问题。与此相应,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必然走向:对课堂教学行为认识的澄清,现实基础上的课堂教学行为改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等。  相似文献   
6.
探究性教学的应然走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有着与众不同的实践价值取向;主体作用重儿童的自主性,学习过程重学生在生活世界的过程体验和感悟,学习结果既重知识的获得又重精神的培养。探究性教学是基于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教学,与此相应,探究性教学理应走向:知识获得同时的科学技能掌握、科学精神和情感培养的教学目的.教学生活化的过程取向,多维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必然导致一系列新的理念的产生,理解,尊重,民主,合作,开放,个性化等一连串的问题成为人们走向未来的思路,成为一种多元的时代精神,当这种时代精神具体地渗透到教学及其研究领域的时候,它就浓缩为对生命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一、改革势在必行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不少医学院校的毕业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毕业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刚毕业时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比理论知识差,适应专业工作的时间较长,这一问题暴露了医学教学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薄弱和不足,“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现象尚未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评价是对教育研究的评价,教育研究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种类型,与此相应,教育研究评价应以其理性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使其具有科学性,作为动态发展过程的教育研究评价的科学化,其评价标准应因教育研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基础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应用研究的应用价值、开发研究的实践价值;其价值取向主要关注:教育研究的原创性、教育研究理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言语是开展课堂活动的重要工具,是课堂“社会”中师生交往和沟通的主要桥梁,它是由教师言语、学生言语、教材言语三部分组成,并且存在着言语行为和话语形式之分,在多层次、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构成一个整体。只有对这一整体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使课堂教学言语在充分发挥各组成部分、要素作用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发挥其作为整体的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