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网上大学的时代特性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知识产业的兴起、网络化社会的形成等因素,使得高等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正发生着重大变革.在时空界限上无限渗透,在选择方面具有多样性,这就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方式.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大学教学过程的诸多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教学组织形式出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模式,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教师逐渐从教学的主导者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其职能将从"教"变为"导",其职责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将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对传统教学过程以外各种因素的介入--多媒体教学软件使课堂教学突破了固定的模式和框架,进入三维时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灵活掌握学习的进度和范围;教学过程呈现出非连续性的趋势,课程表、讲义、阅读材料和课堂笔记等这些原本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开始被计算机在线服务所取代.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网上大学应运而生,并受到社会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将有利于现代远程教育网的形成和开放学习体系、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网络课程开发的综合性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网络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 ,许多 CAI课程正逐步移向WEB平台。开发 WEB课程的人员不仅有计算机工作者 ,而且更多的是从事某学科的教师。本文从网络课程开发的原则、教学设计方法和相关因素的角度 ,探讨了网络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以期更好地建设网络课程 ,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校园网的建设与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视为实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关键。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校园网,保证网络通畅无阻,在结构化布线(PDS)工程验收中,对布线性能的量化测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的测试通常称为认证测试。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在个别链路中存在着某些故障,包括接线图错误,电缆长度问题,衰减过大,近端串扰过高,回波损耗过高等。故障需要及时排除,这样就对故障的定位技术以及定位的准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下面结合在布线工程验收中遇见的故障以及两个先进…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教学互动所带来的变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教育电声技术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初探杨绪殿,张恩宜(山东师范大学电教系·济南·250014)教育电声技术是电声学在教育技术中的应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应用电声技术,首先要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电声学。电声学以声学为基础。声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  相似文献   
6.
随着教育形式的丰富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视教材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教学活动,如何使电视教材制作得质量高、传播效果好,尤其从受众心理的角度探讨电视教材画面设计等,是我们编导人员尤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关于校园网信息存储模式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指出在网络环境下 ,随着信息量的剧增 ,资源存储需求于服务器或PC机的硬盘 ,在实际应用中有潜在的隐患。寻求稳定安全、大容量的信息资源存储模式 ,是建设大型校园网信息资源库时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电视教材使用过程中,随着教学信息的传递,学生得到的信息并非都有实际效果,这些对学生没有实际效果的信息称为干扰(也称噪声).其来源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9.
基于双向交互电视的现代远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技的发展 ,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 ,正成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不断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同时也起到有效反馈信息的交互功能。网络时代教学互动所带来的变革在于其反映的是联系双方的交互作用 ,体现主客观双方在通讯联系、沟通过程中可能的角色转换 ,通过一定的反馈系统 ,互通信息 ,搜集与传递数据 ,各取各需 ,共同发展 ,因而应用于教学上的互动效果 ,能有效地使教师及时掌握信息 ,调整教学方针 ,因人因材施教。这就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全新教与学的模式 ,它不仅仅是借助网络硬件手段进行教学 ,更强调通过有效的支持软件如教学的支撑平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