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11年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继承与创新并举,体现为课程定位和功能研究较有深度,模式和方法研究有所突破.不足在于教材研究、问题对策研究及精品课程研究等方面还显得比较薄弱,整体缺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并获得广泛认同的标志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以六朝文之建安时期为例,对废名"六朝文不可学"之论断予以解析。将其"不可学"归结为四点,即:内在的风骨不可学,通脱的士风不可学,真实的自我不可学,鲜明的个性不可学。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矛盾,提出大学英语分层教学势在必行,阐述了实施隐性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分层措施,指出隐性分层教学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高等师范教育模式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对理论的过分偏重,实践教学环节的严重不足,与基础教育改革的脱节,导致学生的从师职业技能普遍偏低,毕业生能力规格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本文以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为例,全面陈述了该专业的技能培养方案,以期解决师范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历代诗话多以王孟并称,是基于对王孟山水诗的某些共同点(一致性)的认识。只趋同,不求异。对后学易构成一定程度的误导,但并称之说仍不失为一个方面的论据,另外一个方面的论据则是王孟因思想、阅历、才学等不同而导致的山水诗创作上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三级平台课程建构模式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教育类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可以吸纳这一课程建构模式从而完成对传统师范教育课程模式的扬弃。本文以英语教育专业为例,结合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语言双基+专业(师范)双基+文化及才艺拓展”这一课程建构模式进行解析,希望对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教育类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拓展这类专业建设的思路,为高职教育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及就业工作的开展等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