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泉学院是美国一所劳动教育特色鲜明的文理学院:在教育目的上,维持学院运行和师生日常生活与塑造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角色意识并重;在教育主体上,职工团队作为劳动教育指导教师的作用尤为凸显;在教育形式上,采取全体学生分工负责、真实劳动的参与式模式;在实施场所上,除整个校园都是劳动教育场地外,深泉学院还拥有农场和牧场等多个进行劳动教育的场所.在国家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现实背景下,借鉴深泉学院的劳动教育经验,我国高校要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多元价值;加强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开展真实、合作的劳动教育活动;高效利用校内学习与生活场所.  相似文献   
2.
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处理好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保证学生的学习投入,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都重要,但存在一定的冲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需要保证学习总时间,逐渐减少上课时数,还需要将科研引入教学,开展能发挥理论积淀与科研能力培养双重作用的学术活动;学习投入是研究生发展的基本条件,为此有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向学生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同时对其进行检查、督促,把住质量关;良好的学术环境是研究生成长的动力和保障,为此不仅需要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还需要保障研究生的学习自由。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研究者往往也是教育教学或管理领域的实践者,他们负有将自身的研究成果(知)转化为相应的教育教学或管理实践(行)从而使知行统一起来的责任。知行统一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就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中的大学教师而言,其必要性在于教师的角色要求、根除教育研究成果与实践不一致的弊病、推动教育实践发展以及研究成果发挥作用、检验、完善、丰富与发展之需要;而研究成果的可转化性、高等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双重角色则为知行统一提供了可能。但实践转化的意识缺失、教育责任感不足、研究质量的制约、自主权缺乏以及评价制度的消极导向等原因制约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知行统一。为此,大学教师应树立既要求"知"也要求"行"的观念、强化教育责任感、提升研究质量;同时,大学应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改革重科研而轻教学的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现状,选取了3所“985工程”大学,通过对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存在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企业学习时间尤其是直接的实践技能培养时间不足;专门的伦理课程缺失等问题.与普通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发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的特色在实践教学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但在通识教育部分以及课程结构上,“卓越计划”专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为进一步完善该计划,加强其特色,建议完善通识课程;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并细化各实践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实施场域;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原则是一切高等教育活动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目前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尚不完善,主要问题是对高等教育特有的原则挖掘不够,并且多数“高等教育原则”的提出缺乏明确的依据.基于高等教育的本质及其三个基本特点,初步构建出以下五项高等教育原则:教学中心原则;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学术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学术自由原则.  相似文献   
6.
从本质看,精致涉及对环境、品味和质量的追求,无精致则无一流环境,无精致则无一流管理,无精致则无一流教学,也就无一流大学。目前,我国很多大学都存在粗放式发展的问题。要从粗放走向精致,大学需要基于教学与科研职能,打造精美环境与精品建筑,回归大学的学术本质,提供优质管理与细致服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教育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7.
辅修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联合学士学位三种学士学位类型的提出,对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学术兴趣有积极意义。然而,从学理和域外经验看,《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对这三种学位类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颇。辅修不同于学位,亦不授予学位,“辅修学士学位”杂糅了“辅修”“主修”与“学位”三个概念,容易带来误解。双学士学位不同于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后者窄化了前者,导致双学士学位的覆盖面大大缩小。联合学士学位不止限于国内、国际和校际之间,还包括学校内部更具结构性、具有特定名称的学士学位类型。  相似文献   
8.
跨学科专业发展机制对保障跨学科专业顺利设置、顺畅运行、不断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看,我国在跨学科专业发展机制上主要存在多元主体需求传导不畅、专业设置制度不合理、以学科为基础分设系科、课程资源按院系分割、教师聘任与考评隶属院系等问题。为突破跨学科专业发展的机制障碍,从而为跨学科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多元主体需求导向的专业设置与评价机制、优化专业管理体制,大学应设置专门组织与协调机构、建立课程共享机制、探索教师联合聘任制或双聘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征是建构和完善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背后的动因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大学的功能发挥以及社会的就业形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方面,目前按专业招生与培养的制度对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兴趣有较大的限制;大学方面,多学科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社会方面,就业难及专业与职业不对口问题凸显.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其性质和效用,正是应对以上问题的一个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0.
老年教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因此,推进老年教育走进农村十分必要。国家战略与政策的支持、农村潜在的老年教育资源以及实践上的先行经验,使农村老年教育的开展成为可能。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推进老年教育走进农村可尝试以下路径:农村自办实施老年教育的专门机构;农村其他教育资源提供老年教育支持;城市老年大学走进农村开展教育扶贫;城市其他教育资源服务农村老年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