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早已成为各高等院校文科学报的共识.各种"质量"诉求中,学术质量必定是核心和生命线.提高学术质量需要条件支持,恪守学术本位是重要前提之一.学术定位是文科学报追求学术本位决定的,关注学术定位,必须关注学术本位.追求学术定位,落实学术本位需要学报编辑的自觉,也需要文科学报具有鲜明的批判与反省意识.通过实际学术批判与反省意识的建构,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必然促进文科学报学术品位的提升,自然会促进学术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罗马帝国衰亡是一个历时性过程,并由多重原因促成已为学界共识。诸多因素中,军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要素之一。罗马帝国以军事强国,帝国的发展、壮大与军队关系密切。同时,在帝国深陷危机,走向衰微过程中,军队的各种消极作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帝国衰亡的各种主要原因(如奴隶起义、蛮族入侵、经济衰退等)都直接、间接与军队有着某种必然联系。探究军队与帝国衰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衰亡原因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高校文科学报是学术和文化的特殊载体,其主体性是学术性,它本身不具备走向市场经济的诸多客观条件。如果让学报屈从于经济利益,只能使学报更加远离自身。高校文科学报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只能走发扬、弘大学术之路,使高校学报向自身──学术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高校文科学报重理论、重思辩,以谋求社会效益,致力于发展人文科学为己任已为学术界、学报界所认同。高校文科学报讲求质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或重视,且一再被提到议事日程,许多学者专门论述过高校文科学报质量问题。国家期刊主管部门不久前也发布了“学术类期刊质量标准”,其中有学者就此发表专论将此具体化为“学术标准”、“社会影响”、“学术水平”、“写作质量”、“刊物特色”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高校文科学报的学术内容、学术水平一直为人们所重视。然而,作为特殊的栽体,高校文科学报不仅传播、承载学术和知识,更传播、弘扬着高雅文化;是学术载体,也是文化载体。研究高校文科学报的学术含量,应以研究文化含量为出发点,探讨文科学报的学术价值、学术品位,同样应建立在文化价值、文化品位和文化追求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高校文科学报的质量可以从不同视角加以解读,但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当集中在技术和思想-学术两大层面。高校文科学报质量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但解决了技术和思想-学术质量问题,其他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技术和思想-学术相比,后者是首要的,前者永远服务于后者。然而,在实践中,技术并不简单地、被动地服务于思想-学术,还对思想-学术的传播起到相应的制约或推动作用。文科学报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质量是第一要务。而实现各种质量目标和质量定位,应注重技术和思想-学术的同一与统一。  相似文献   
7.
宣传战属于心理战范畴。“宣传心理战是一种精神斗争武器。其目的在于影响敌国群众和士兵的意识行为”。宣传战早已被人类用于战争实践,成为战场上的“无形杀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手段的现代化,宣传战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以英、美为首的盟军,除了在战场上同法西斯展开殊死搏斗外,还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同敌人展开搏斗,其激烈程度一点儿也不亚于硝烟弥漫的战场。 盟军参战伊始,就对宣传战十分重视。相对而言,英国在宣传战方面的“资历”略深于美国。英国早在“慕尼黑会议”之前就成立  相似文献   
8.
图书评论对于传播知识,传播信息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篇高质量的书评会使读者一斑窥豹,可成为人们在知识上长足进步的向导和阶梯。因此,国内各报刊、杂志常有书评面世,给广大读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许多图书通过书评获得了更多的读者,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均不容忽视。然而,细读目前常  相似文献   
9.
高校文科学报的质量可以从不同视角加以解读,但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当集中在技术和思想一学术两大层面.高校文科学报质量问题涉及诸多方面,但解决了技术和思想一学术质量问题,其他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技术和思想一学术相比,后者是首要的,前者永远服务于后者.然而,在实践中,技术并不简单地、被动地服务于思想一学术,还对思想一学术的传播起到相应的制约或推动作用.文科学报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质量是第一要务.而实现各种质量目标和质量定位,应注重技术和思想一学术的同一与统一.  相似文献   
10.
网络及其网络文化对整个社会产生的巨大冲击毋庸赘言。网络传播着各种信息,也在一个虚拟世界里检验、考验着“网民”道德伦理水准。在由网络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中,道德问题颇受关注。网络文化属于新的文化形态,网络道德也属于新型的道德规范。国人需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也需要健康的网络伦理道德。营造新型的网络道德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网民”行为规范的自觉与自律意识。网络是虚拟的,但人永远是真实的,真实的人理应接受道德的规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