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并非是对于教师授于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因此,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模仿、记忆、操练,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即使在相同的学习活动中,他们所思考、感悟的东西也是富有个性的。  相似文献   
2.
在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也是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教学活动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交流机会共同发展的过程,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创新思维是思维形式,是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现代教育的显著标志之一,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呢?我认为应该做到“六个解放”:  相似文献   
5.
激趣与小学生数学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一堂生动有趣的课,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产生快乐的情趣,克服困难,抑制疲劳,主动地探究学习目标。因此,教师应创新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交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数学的第一单元“认数”教材安排的基本内容有认识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认识非整十的两位数、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100以内效的顺序、效与效之问的大小关系以及练习一和实践活动“我们认识的数”。从内容选择和编排特点来看,教材改变了板着面孔说教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验室做法,恢复了教学“来源于实际,又扎根于现实”的本来面貌;淡化了传统的过分“形式化”的要求,强调通过实际让学生体验,感受和理解数的意义。整个教学内容生动活泼、题材广泛,充满了情趣和智慧。这样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学生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参与认数活动,而且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效及数的关系的良好直觉,逐步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理解实际问题的习惯,进而产生喜欢数学活动,热衷于数学探究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优秀的班主任都有一个共识:要带好一个班,不怕后进生,就怕没有得力的班干部。班干部轮换制的实行,扩大了班干部队伍,同时,也为更多的同学提供了参与到班管理的机会,为了保证班干部在班集体中起好模范带头的作用,班主任要注意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三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共合计10课时。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在分物体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了生活中的除法,逐步导出除法的计算;感知了除法的计算与乘法口决的关系。内容深刻,生动活泼,现将本人引导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学习除法作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