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和谐校园”建设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这个新概念,并把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位一体”的目标。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又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教师归类筛选,进行“会诊”,选出那些具有共性、反映学生一定思维趋向、又能挖掘教材本质的问题,因势利导,实施教学,效果良好。下面就《药》一课的教学实践加以阐述。 优秀的小说创作,自然环境的描写大都具有很深的意蕴,或是烘托气氛,交代社会背景;或者是暗示人物身份、衬托人物情趣、表现人物心理;或是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在《药》的教学中,我们先引导学生回顾《故乡》、《祝福》的景物刻画,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些特点,然后转入自读,集中感受本文的写景状物。巡查辅导,许多同学对课文第一部分“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捉出质疑,“为什么在阴森可怕的夜里,遇到狗会一只也不叫呢?” 问题的提出,反映了学生对课文的阅读领会已进入了较  相似文献   
3.
完美的课堂教学,一般都离不开教育价值、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趣味价值。当教育价值、认知价值大于审美价值、趣味价值时,这种追求便是有价值的。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用尽种种心智来设计程序、营造氛围、把握教态……很大程度上是着眼于趣味性、审美性的,因而也就不自觉地弱化了教学的认知价值和教育价值。 一、太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教师不是着力于如何使学生学好、会学,而是着眼于如何使自己的课教得完美、艺术。于是设计目标、设计步骤、设计高潮、设计过  相似文献   
4.
2005高考语文浙江卷沿袭了以往命题的思路与形式,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与2004年语文试题相比,语文能力和素养的立意更显突出,阅读选材文化意蕴更丰厚;作文命题典雅厚重,为考生提供了张扬“文采”的平台。下面就每一道题的考查情况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浅谈中学生感受生活山西省洪洞一中张永谊,李玉兰解决中学生作文“无米下锅”,人们普遍强调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我们则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不仅仅在于观察和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对生活理解、思考和感受。一、如何理解观察与感受“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  相似文献   
6.
一、背景材料2000年6月某杂志为了配合学校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作了一个问卷调查,其中部分调查结果颇能反映一些问题。请看摘录:①“你对当前学校教育看法如何?最满意的或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对后一问,只有10%的人写了答案。②“你对所在班一学期的班级工作有何看法?能否提出改进意见?”这一问题,只有12%的人能完成后半题的答案。③“你人生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为此具体做些什么?”对这一问题不作答的占30%,答出理想而不答做法的占22%,答“做老板”、“做比尔·盖茨”、“无所谓”、“没想过”的占到70%…  相似文献   
7.
常常会听到考生这样的感叹,一篇现代文,你不出题,我能读懂;你若出题,我反而读不懂了。这是对阅读的误解。高考现代文阅读,是考生利用自己的语言认知能力和一定的知识积累,现场解读文本,整体把握信息,依照命题指向,筛选有效信息,组织语言作答的思维过程。它是问题化的“精读”,不是普通的“泛读”,这也就难怪考生会感叹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郑重推荐 ,请读者都读一读这篇文章 ,不论是校长 ,是教师 ,还是家长 ,抑或是教育行政官员。这是一篇极有见地的至性文字 ,没有忧患意识是喷涌不出来的。我们虽不指望“氵忍然汗出 ,霍然病已” ,但希望能从“处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麻木中醒来 ,在德育改革的实践中迈出勇敢的步伐 !  相似文献   
9.
10.
社会进入一个信息时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大千世界,瞬息万变,这就对写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速度要快,观点要明,时效要高。体现在作文教学中,就要求学生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简捷条理地选材组材,清晰通畅地写作表达。为此,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习作心理规律的探寻,科学而有效地实施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