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体育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课目内容的繁简程度,运动量的大小及教学方式等,必须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方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这里就其主要特征作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统一探索德智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改革学校体育教学,四川省隆昌一中从1981年起开始试办体育班。这个班的课程设置、教学进度和考试要求等均与其他班一样,只是每天下午有一节体育课(初一、初二60分钟,初三45分钟)。校长和党支部书记亲自抓体育工作,并由一位副校长专管全校体育和体育班工作;选派优秀教师担任体育班正副班主任和各科教学工作;体育班学生一律住校,经济上给予适当补助,以保证学生生活;对体育班坚持以学为主,狠抓文化课的学习与学习成绩的提高,体育方面坚持业余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经过一段实践,人们看到体育班的学生不仅体格健壮,运动成绩突出,而且文化课的学习成绩比同年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智育     
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处理好德智体三者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些同志往往是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这是很不科学的。体育影响智育的发展,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切身体验。正确处理好智育与体育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初中生一般属于11、12~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此阶段称为少年期或学龄中期。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第二次高峰阶段,是生理上蓬勃成长、急骤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男生以12、13为中心,女生以11、12岁为中心,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都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正> 小学阶段是生理、心理迅速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所有组织、器官、系统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体育活动是小学生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刺激因素。小学体育教师只有了解儿童体育活动的生理、心理特点,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一、小学生体育活动的生理特点骨骼:小学生的骨骼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骨两端的骨骺软骨尚未骨化,骨组织内水分和有机物质多,无机盐少。故儿童少年的骨骼富有弹性,硬度小、韧性大,不易发生骨折,但易于弯曲变形、脱臼和关节损伤。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使骨骼发育健壮结实,如果缺乏必要的体育活动,骨骼与肌肉发育软弱,身体的负重支架就不稳定,在不良姿势等因素的影响下易产生各种畸形。但,不恰当的体育活动则常可能引起损伤。如负重过分,可使骨骺部损伤或过早骨化,影  相似文献   
7.
一、调查目的调查、分析和总结体育班的经验,探讨学校体育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实践中的作用;研究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高中生一般属于14、15-17、18岁这个年龄阶段,此阶段称为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青年初期是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无论从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正处于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阶段。是一个人充满生机,蓬勃向上发展的兴旺时期,是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也是一个人开始严肃考虑人生道路的时期。一、高中生体育活动的生理特点 1.在形态方面,如身高、体重、胸围等已经接近成人。由于性激素对脑垂体的抑制作用,身高、体重和各器官的增长发育逐渐缓慢下来。骨骼已基本骨化,骨组织内有机物和水分减少,无机盐增多,骨骼较坚固,能承受用力较大的运动负荷,但关节的灵活性不及儿童和少年.  相似文献   
9.
按自然发展规律,人的发展序列应该是体、智、德。健康的身体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全发展。确定学校体育任务时,应明确地把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任务提出来;在教学实践中有必要认真探讨和研究学校体育在促进学生智育发展上的作用与意义,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摆正它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这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 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规律。良好的体质是智育和德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可以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一、体育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 (一)健康的体魄,特别是健全的神经系统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聪明与否,与大脑的物质结构状况和机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