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案例分享这是一份来自学生的手写书信。我在给这个学生做咨询期间,她一直用文字记录心情和我分享。在征得学生同意后,我将我们之间近20份书信中的一些片断原文展示给大家。  相似文献   
2.
朋辈有“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辈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朋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朋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案例分享 案例1:刚升入高一的小伟(化名)对我说:“老师,我思考了好几天了,我准备辞去班长的职务啦。”我真诚地回应道:“那真的很遗憾,因为我觉得你是这么一个有领导能力的学生,你们班主任也应该很惋惜。”“她会这么想吗?才不会呢!我感觉她恨不得我们都辞职,在她眼里,我们都是垃圾,没有一个是材料!”  相似文献   
4.
美国教育协会(NEA)主席麦克古瑞(W.Mc.Guire)认为:"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师职业","倦怠的感觉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他预言:"如果不能有效地纠正,那么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一直以来,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5.
暑假在即,但是,这个看似美好的前景来临之前,有些学生要先经历一段“黎明前的黑暗”。随着高考和中考的一天天临近,尤其是第一次、第二次模拟考试陆续开始,很多高三、初三学生产生了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在某种程度上转化为一种负性的情绪,表现为种种考前焦虑的症状。那么,孩子内心的焦虑会有哪些外在表现形式?这种焦虑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教师或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化解这种焦虑?为了解决这些困惑,本期“心灵探秘”栏目特别刊登了一组有关考前焦虑的心理辅导安例,希望对老师和家长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6.
案例1:这段时间以来我经常出现腹泻、消化不良,每天吃完饭不能跟父母一起呆着,必须让他们出去散步,并且一个小时之内不能回来。如果他们不出去或者中途回来,我就会把吃进去的东西都吐出来。有时为了不让自己吐,我甚至一天都不吃东西。而且我现在的脾气也越来越大,经常莫名其妙地跟父母发生争执,甚至会故意找茬跟他们吵架。  相似文献   
7.
案例分享 案例1:“什么破学校?什么破班?哪有我们原来的班好?连个操场都只有200米跑道!您再看看我们那班主任,整天紧张兮兮的,这也嘱咐、那也叮咛,丁点大的小事,被她搞得像天那么大似的。在她眼里我们就跟小学生一样,她简直比我妈还磨叽。这回歇了,家里家外不得清闲!”这是一个高一的女生,因为愤怒,她的脸涨得通红。  相似文献   
8.
孤单的小鸟     
暑假来临。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和家长相处,家庭的环境、氛围、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程度,更应该引起所有家长的关注,所以,本期“心灵探秘”选择了三篇文章,从孩子不同的表现入手,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并给出专业的建议,我想,如果老师们能把这类文章推荐给家长读一读,今后的工作也许能轻松一些,也顺畅一些。  相似文献   
9.
现在有一类母亲,工作中,她们面对激烈的竞争,全力以赴地去拼搏;生活中,她们做事也怀着争强好胜的心态。因此,她们苛求孩子必须做到最好。一旦孩子没有做到最好,就可能遭到她们的责骂,或者替代包办。长此以往,孩子的能力被弱化,性格也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影响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思考如何提高德育的时效性、如何更为有效地进行课堂数字德育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感受着数字德育带来的校园德育的显著效果。下面是一节承载数字德育的信息技术课程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