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法高先生是一位学贯中西、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大家和名家,在中国现代语言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成就卓著,尤以音韵学、古文字学和古汉语语法学著称,对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享誉海内外学术界。简要评介他的生平和学术经历,择要评述了他在音韵学、古文字学、古汉语语法学以及其他方面的学术论著及其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2.
陆法言原本《切韵》的部分韵序,类似于梵语摩多(元音)的排列次序,即止、遇、蟹、效摄分别相当于梵语i、ī;u、ū;e、ai,尤其是相当于am的覃谈韵和相当于ah的阳唐韵,紧跟在这些韵摄后面,适得其所。由韵目小注来看,这部分内容可能根据阳休之的《韵略》。至于以东韵等开头的通、江摄,则可能承袭吕静的《韵集》。本文还讨论了梗摄以下的韵序及其摄内的韵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中韩两国1992年8月24日建交,至今已经20周年了。每年都有一批韩国学生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留学,而且人数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前一个十年,来北大中文系留学的韩国学生主要是在读研究生,在读本科生很少。而后一个十年,来北大中文系留学的韩国学生,主要是在读本科生,在读研究生较少,韩国留学本科生的人数大幅度增加,占到全系留学生总人数的85%以上。汉语音韵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的一个研究方向,属于古代汉语教研室。语言学教研室和现代汉语教研室也可以招收音韵学方向的研究生。20年来,在古代汉语教研室攻读音韵学的韩国  相似文献   
4.
本文指出现代汉语普通话音节zhuang,chuang,shuang来自《广韵》的江韵(举平赅上去)开口二等知组、庄组声母字和阳韵(举平赅上去)开口三等庄组声母字,涉及到21个反切,其读音格局(即音类、音类关系和音值的格局)初步形成于元代的《中原音韵》,定型于明代的《等韵图经》。并讨论了把这类《广韵》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广韵》异读字是确定上古异读字的重要依据,在上古音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论证了依据《广韵》异读字确定上古异读字收字的原则、制约上古异读字收字方案的因素和确定上古异读的方法。认为那些体现上古音的音韵内容、音类特征和语音规律的《广韵》异读,应该推源到上古,并确定其上古音韵地位;《广韵》中还有一批中古时期乃至宋代新产生的异读,不反映上古音的音韵内容和音类特征,不能作为上推上古音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集韵》改动《广韵》反切上字的反切有2287个,透视和分析这些改动的反切上的语音信息,讨论六个问题:1.《集韵》改良反切的类型及其特点;2.改类隔切为音和切的语音信息;3.反切上字所体现的开合对立;4.反切上字所反映的洪细特征;5.反切上字所反映的声调状况;6.《集韵》发育反切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7.
章太炎先生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学术家和教育家,他的《国故论衡》体大思精、影响深远,分小学、文学和诸子学三个部分,是讲义式的国学名著,有1910年初版本与《章氏丛书》本两个版本,内容各有增删,互有不同。商务印书馆2010年出版的新的《国故论衡》校点本,辨析同异,订正讹误,力图全面展示两个版本内容的异同,为章学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8.
《集韵》改动《广韵》反切上字的反切有2287个,透视和分析这睦改动的反切上字的语音信息,讨论六个问题:1.《集韵》改良反切的类型及其特点;2.改类隔切为音和切的语音信息;反切上字所体现的开合对立;4.反切上字所反映的兴细特征;5.反切上字所反映的声调关况;6.《集韵》改良反切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9.
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是音韵学学习者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结合音韵学教学实践,把古反切折合成今音的规律总结为4条声调规律、4条声母规律和10条韵母规律,并举例阐释,力图为音韵学初学者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捷径。  相似文献   
10.
《集韵》改动《广韵》反切上字的反切有2287个,透视和分析这些改动反切上字的语音信息,讨论六个问题:1.《集韵》改良反切的类型及其特点;2.改类隔切为音和切的语音信息;3.反切上字所体现的开合对立;4.反切上字所反映的洪细特征;5.反切上字所反映的声调状况;6.《集韵》改良反切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