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燕珠 《现代教育科学》2009,(4):150-150,136
古诗词犹如一朵奇葩,夺人眼目,一首古诗,寥寥数十字,诗人就描绘出一种意境,或借事或借物抒发自己的情怀,感情浓郁,意蕴深远。诗歌在语言文字、韵律、意象、意境层面都体现着古诗独有的魅力。如何把古诗的美落实,拨起学生心中的诗意的弦,让学生品味古诗的美,培养学生诗化的语言?以《牧童》课教学为例,我对此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
器乐教学走进音乐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锻炼学生意志,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器乐教学进课堂,选择易教易学、方便携带的乐器是前提,兴趣是催化剂,课堂纪律是保障,入门教学是基础,曲目训练是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生逐渐掉队现象,而且掉队生队伍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不断壮大的趋势。由最初的喜欢到畏惧到厌恶以至最后放弃这一科的学习。如何来扭转这种局面?如何使这些掉队的学生进步得快一点,跟上其它同学学好英语?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主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本文就此谈谈初中生英语学习掉队的原因和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补差”对策,以求教于广大同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