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起源故事在产生初期为民众解答某些自然现象或事物何以如此的原因,是民间文学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文体,广泛地存在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可归为解释性口头神话和解释性传说两类。此类故事按照诗性智慧产生而来的思维逻辑,经历了由“信以为真”到“以假为真”的虚构观念转变。故事中包含的原因与结果,与符号学中能指、所指的对应关系类似。而停留于此只能获得表层故事信息,无法抵达深层次的故事意义与价值。引入利奇的符号内外对应法和皮尔斯的符号三分法后,故事的深层意义得以进一步阐释。故事之意不在于传递知识,而在于传递道理、激发想象与美。价值内核并非佐证“真”,而是追询“善”与“美”。价值类型由原初的实用性认识价值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性审美价值转变。  相似文献   
2.
在儿时的记忆里,贫穷是对家庭的所有印象。记得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和妹妹只能轮流穿一件妈妈用自己陈旧的衣服改做成的小衣裳。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爸爸还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腐朽思想所迷惑,坚持要为我们张家延续香火。  相似文献   
3.
受现代信息社会的冲击,前工业社会中以“口口相传”为主要传承途径的民间故事活动正在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困境。近年来,对耿村民间故事活动相关价值研究多停留在总结、概括价值功能类型层面,并未呈现建构过程,尚缺乏有效的田野调查研究。基于5年多来的持续调查研究,发现耿村民间故事活动系统自2014年底以来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故事的不断生产与再生产中,讲述模式发生了从日常到非日常、从自然发生到组织发生等变化,不同价值类型发生了储存、衍变与扩展,遵循着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发生顺序、其他价值类型依托审美价值得以显现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贫穷是对家庭的所有印象。记得在最困难的时候,我和妹妹只能共穿一件妈妈用自己的旧衣服改成的小衣裳。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生活下,爸爸还执着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腐朽思想,坚持要为我们张家延续香火。那时我们还小,大人们的事通常不许小孩子过问,我是在大人们关上门压低了嗓音谈话时,听到我要有小弟弟的。过了一段时间后,妈妈身上确实出现了一些怪现象:以前每天都下地干活的她,现在只在家里做些轻的家务。奶奶告诉我们妈妈“病了”,不能干重活。几个月过去了,一天放学时,婶婶突然告诉我我有小妹妹了。我高兴地跑回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