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敦煌愿文校读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征、吴伟辑校的《敦煌愿文集》填补了敦煌愿文整理方面的空白。校录者识见广博,治学严谨,尤长于文字训诂,所以录文的可靠性较高。笔者在阅读中,对愿文里“抽减、严莹、严丽”三个词的意义及书写形式有一点自己的看法,认为用于疾病方面的“抽减”实当作“瘳减”,“严莹”的“莹”其本字为“蓥”,“严丽”用作动词表示装饰、修饰的意思。  相似文献   
2.
3.
《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三部小说同时创作于18世纪中叶,它们的语言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北京话、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同一语言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发现和揭示当时的通语和方言成分及其演变轨迹。通过对予词也就是表示授予的"给"和"与"之前分布的动词的比较,揭示出这种格式中的通语和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三部小说同时创作于18世纪中叶,它们的语言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北京话、中原官话和江准官话。通过对这些语料的同一语言现象的观察和描写,能发现和揭示当时的通语和方言成份及其演变轨迹。文章通过对予词的比较,揭示出这种格式中的通语和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5.
河南大学学院确定了科学的课程体系,制定了完善的教学计划,调整了学科专业布局,大幅度地改革了主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重建了基础课的教学规范,调整了教学环节。重视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取得了现阶段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6.
释“趵突”     
济南趵突泉的趵突二字,最早见于宋曾巩的《齐州二堂记》,云:自涯以北至于历城之西,盖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数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其后文献中多有沿用。然而趵突二字如何理解,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趵为跳跃之义,突是出现、奔突或突出的意思。清任弘远《趵突泉志.源流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歧路灯》和《儒林外史》三部小说同时创作于十八世纪中叶 ,它们的语言分别代表了当时的北京话 ,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本文通过对三部书中的予词也就是表示授与的“给”和“与”之前分布的动词的比较 ,揭示出该格式中的通语和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轨迹 ,并提出一种汉语史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歧路灯》看十八世纪河南方言词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路灯》是清代河南作家李绿园(1707-1790)用鲜活纯正的河南话写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语言学资料。它所反映出的十八世纪河南方言词汇,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色彩和突出的时代特征,而这二又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拿现代河南方言词汇与之比较,相同点和不同处都很明显,继承的一面和发展的一面体现都很充分。作为十八世纪-汉族由近代向现代演进的关键时期-的作品,《歧路灯》中新旧词语的兴替现象、旧有的属于近代汉语的意义用法与新生的趋向于现代汉语的意义用法并存的现象相当普遍,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质。认真调查这些现象,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篇白话小说《歧路灯》,成书于清乾隆年间。作者李绿园系河南宝丰人,他“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写清初的河南社会生活,语言朴素而生动。”这部著作不但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发展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同时也是研究清初河南方言的不可多得的资料。栾星先生在校本中对其中的一些方言俗语作了注释,行家们咸称精当。但里边还有不少类似的词语没有人解释,一般的辞书也未收录,或虽见收录而释义不全、不确。本文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参照现代河南方言,对书中“擘画”等十五个词语作了初步说解,希望能对阅读《歧路灯》的人略有帮助,同时希望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