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根据云南省1985——2003年历年环境污染指标的统计数据和历年人均GDP统计数据,对人均GDP与环境污染(工业“三废”排放量)作相关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计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增长的关系。经研究发现,云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人均GDP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曲线和人均GDP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曲线均已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半段,并随人均GDP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曲线走势良好;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则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且尚未达到转折点,随着经济的增长,工业废气排放量将呈上升趋势。但从总体而言,云南省工业环境状况总体上呈逐步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良好的互动个关系,但目前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开发建设,没有把建设核心放在"乡村"这样一个特殊区域之中,而是将城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参考,使得开发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乡村旅游目的开发中存在的面貌"城市化"、环境"园林化"、旅游通道"水泥化"、和旅游专门设施"现代化"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乡村旅游目的地出现"千村一面"现象,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目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的本质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对乡村旅游的本质的认识的分歧有关,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性”,在对“乡村性”的涵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旅游的资源、产品、市场和效益的“乡村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碧星  赵瑞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3):50-51,72
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提出乡村旅游含义,并基于该理论,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相关利益主体按照其在乡村旅游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需和乡村旅游开发参与程度划分为直接利益相关者和间接利益相关者,探讨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南太行山具备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机遇,为了有力地推动太行山生态旅游发展,宜实施"13445"工程,该工程包括构建一个大公园-南太行国家生态公园、着力打造三类旅游产品,构筑四个旅游组团和四个旅游增长极,实施五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云南省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英克尔斯现代化指标为基础把生态足迹和区域差异等指标作为新的指标纳入全面小康指标中,重新构建了云南省全面小康指标体系。通过对1990--2003年云南省全面小康进程的分析发现,云南省的全面小康进程呈现出连续“U”型变化,“经济指标”与“生态环境指标”和“区域差异指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生态环境指数在经过大幅下降以后开始出现平缓迹象,区域差异也在不断减小,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