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阳明与南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与江西南赣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他受命巡抚南赣 ,奠定了一生政治功业与学问事业的基础 ;而后避祸赣州 ,孕育了致良知的哲学思想体系 ;最后竭尽心力 ,在从广西回越中 ,客死南安路途。王阳明对江西南赣地区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能因其镇压过南赣地区的农民起义而予以否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回顾 10 0年来中国文化发展的曲折过程 ,可以看出 2 0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以反传统为主线 ,而 2 1世纪中国文化的发展则以融合为特征。这一融合 ,就中西文化而言 ,是以中国民族文化为基础 ;就古今文化而言 ,是以现代文化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主要不在司马光等人的反对,而是新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走了样。青苗法意在解决百姓生活困难,但实施中由于变相提高利率,结果变成了高利贷;免役法意在免去百姓的差役之苦,由于实施中任意提高免役钱数额和民户出钱的等第,结果变成了聚敛;市易法意在平抑物价,而实施的结果是政府垄断市场;保甲法意在加强治安和御改力量,由于组织和训练不当,百姓亦不胜其扰。因此,对王安石变法,不能单从理论上去分析,还要从实践中去审视。  相似文献   
4.
<正>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书。刘安生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死于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据《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载: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少子淮南厉王长的儿子。后袭封为淮南王。刘安为人好书,尤好道家之言,招致门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现存的人《淮南子》一书,即《汉书》所说的《内书》。  相似文献   
5.
:仁智论是现代新儒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探讨的是道德和知识的关系,并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本文详尽地论述了唐君毅的摄智归仁,牟宗三的转仁成智,以及徐复观的仁智互成的观点。认为他们的观点虽然不同,但目的都是吸收西方文化推重科学知识的精神,以充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而言,徐复观的仁智互成论要比唐牟二位的观点全面和合理  相似文献   
6.
<正> 在中国思想史上,分歧最大,争议最多的,恐怕要算是关于孔子的“仁”了。由于孔子似乎未曾给“仁”下过确切的的定义,因此,从他的学生开始,对“仁”就有着不同的理解。有若以为,仁的根本是孝悌,故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而曾子却认为仁道的根本是忠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里仁》孝悌指的爱父爱兄,说的是己和亲的关系,忠恕指的是为人谋事要尽心,对人缺点要宽容,说的是己和他人的关系。可见,对于仁道,曾子和有若的理解并不一样。到了孟子,则又有新解,孟子说:“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