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在回顾学习风格的内涵、分类和测量工具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学习风格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学生的各种学习风格偏好比较均衡;学习风格偏好与外语成绩的差异并不显著,但学习风格偏好的性别差异相对明显;最后,提出了两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究了基于目标管理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模式,重点论述了目标管理理论及特点、目标管理在大学英语教改实践中的应用及成效。  相似文献   
3.
“英语学习有捷径可走吗?”许多同学这么问,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曰国说;“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只有方法的好坏。所谓的‘速成’纯属无稽之谈。”专家还一针见血地指出:“要想学好英语,非得下一番苦功不可。” 《教育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英语的人首先应该对英语有兴趣。兴趣的培养有个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呢?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阅读材料自身的语言情趣。如故事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特别是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成为各国人们交往中最重要的媒介。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即懂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我国现行的传统英语教学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与时俱进,服务当下,增强竞争力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其中,课程设置是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课题之一。单一的通用英语教学模式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增加专门用途英语的相关课程。有鉴于此,本文将介绍专门用途英语的背景、概念、内涵以及其在国内高校的实践,为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转向提供依据。一专门用途英语在我国产生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
静态与动态的完美结合——论英语大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语大班教学是我国一个让人头疼而又普通的现象。本文着重从自主学习、课堂管理及丰富课堂三方面讨论了促进英语大班教学的策略;指出静态教学与动态结合是解决英语大班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委婉语的定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英语政治委婉语的使用语境、构成特点及语用原则,提出了英语政治委婉语最基本的交际原则———回避原则。  相似文献   
7.
张竞碧 《英语辅导》2011,(4):142-144
迷信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本文在概述英语迷信的基础上,对迷信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阐述,并分析了英语迷信产生的原因,指出应辩证地看待英语迷信,以便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社会与风土人情,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张竞碧 《海外英语》2011,(1):271-272
该文在介绍圣经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对美国第56届总统奥巴马的竞选获胜演讲稿的文体特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用词、音韵、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最后指出:这些文体特点令该演讲稿极具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诗人Lawrence Ferlinghetti的诗集A Covey Island of the Mind中,有一首诗生动地描述了一对关系即将破灭的夫妇游公园的情景。In Golden Gate Park that daya man and his wife were coming alongthru the enormous meadow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