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极地之女,迟子建对东北黑土地自然民俗文化、人世沧桑的抒写,根源于地域文化对她的艺术熏染和本身对艺术志趣  相似文献   
2.
底层文学已成为新世纪文学创作的一种趋向,作为一种异质性的文学创作逐渐引起批评界和理论界的关注。关注底层求生者,关注底层求生者的生存焦虑和身份焦虑,也成为底层写作者抒写的一种范式,注重从心灵的探讨以期寻求人性的思考,在关注底层求生者生存境况的前提下更注重从心理去捕捉他们希望的追寻与失落。  相似文献   
3.
冬婴是重庆当代诗人创作中比较勤奋者之一,他的取材主要是倾向于乡村物象,不凡也有城市的偏爱.其诗歌创作理念主要倾向于传统乡土,伴随的是城市化现代因子的淫浸.质朴、纯净、自然、细腻是他的创作本色.在解读诗歌集中,笔者不自觉的隐隐觉察到其诗歌具有这样一种影像,即家园意识的追寻与生命情绪的体验;乡土意象与乡土风格的审美特征;陷入现代性泥淖中的困惑与迷思.沿着这样的思绪,静听低处的风声,企图追寻冬婴所体认的诗歌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4.
特立行吟的"苦瓜"诗人——白连春诗歌创作鸟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连春是一个在煤油灯下用生命写作的诗人,凭着对诗歌的执著,默默地学会了忍受和承担。懂得了诗的真谛,体验了底层求生者的艰难、困苦与抗争。对泥土、庄稼的钟爱与抒写,成就了他的诗名。他又是一个特立行吟的苦瓜诗人,他孤独艰执地从乡村行吟于城市,先以土地入诗,后涉及到城市的人与事。他以自身的生存体验,歌唱了亲人、农人、泥土、庄稼,在与它们亲密接触的疼痛和泪水浇灌中寻求诗意,捕捉潜伏在生命体验中的脉搏,构筑在时间轨道上运行的生命境象。当前,白连春诗歌存在的独特意义在于:他企图在孤独艰执的城乡求生路上行吟灵魂的栖居之地和倾诉底层人那份良知的温馨归属;用挂在眼角的泪水追寻人生的梦想之灯;饱蘸着对埋在泥土里的乳汁的恩情。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少数民族青年诗人主要位于重庆市的东南部,他们的诗歌创作是独特的,具有武陵山区土家族和苗族的气质和意蕴.而他们构筑的诗歌无不充溢着浓烈的乡土味,这表现在奇特的民情民俗,静谧的自然美,在现代性浸透下暗含甜甜的乡愁,彰显着家乡土地的哲学,清新莹洁的诗意,人生的诗章,这无疑是对武陵山区的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6.
一位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作家,他的创作是离不开现实社会语境的。新世纪小说创作尽管呈现多样化的写作姿态和叙述形式,但是真正充满生命意识、史诗情怀和人文关怀的小说并不多见。长篇小说《今夜无鸟入睡》(石新民著,重庆出版社,2012年2月出版)无疑是一部具有开拓性、充满社会隐喻意义的经典力作。该著作试图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探讨人到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的学生与一些重点大学的学生的语文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地方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必须进行大胆改革,探索一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路径。地方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理念的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正确选择、课堂教学语文技能的训练上,同时应重点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语言的运用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宗璞,冯钟璞,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次女,当代著名作家。她的长篇小说《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紫藤萝瀑布》一文被选入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哭小弟》入选为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第二册(试验本)。宗璞的创作主要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和良知来审视历史沉浮、人世沧桑与当今社会的精神世态,给予知识分子的道德操守和情感...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底层文学创作日益显示出一道凄凉的风景。底层影视剧作紧随其后,注重发掘底层求生者的生存境况,对其心灵的苦痛和肉体的折磨作出独到的挖掘,遂成为新世纪底层影视文学创作的一幅独特剪影。本文以电视剧《民工》为例,通过对底层求生者鞠家父子等民工的生存足迹的追寻,试图在特定语境下,逐步对求生者生存艰难的痛苦心路历程进行窥视与探析。  相似文献   
10.
肥沃的黑土地文化滋养了迟子建的创作,为她提供了必要的艺术质素。童年诗化般的记忆,北国自然生命力的穿透,人生的辛酸体验与故乡历史的苦难经历在她的妙笔下得到善意的重构。死、生态自然、神灵、动物在她的文笔下彰显着浓韵地域气息的历史文化并得到很好的调解。她以一颗善感的心对残缺命运的温情叙述,能够从死亡中捕捉一份温馨,对处于彼岸世界的动植物予以人道的关怀,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消解物质主义带来的无情戕害和侵袭,以期表达人的终极价值和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