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
一、关于课文人物: 1、陆机陆机,即陆平原。晋吴郡人。逊孙,字士衡,少有异人,服膺儒术。继父抗领兵为牙门将。吴亡,闭门勤学十年,作《辩亡论》二篇,述吴之兴亡,及其祖若父之功绩。太康末与弟  相似文献   
2.
(一)景泰兰实物(图附后) (二)景泰兰的有关常识 (1)景泰兰的由来景泰兰又名“掐丝珐琅”,是中国传统金属工艺中综合发展而成的一种多彩而坚实的瓷(珐琅瓷)铜相结合的优秀工艺品,为中国北京所特有,独步世界,享有盛名。“景泰兰”名字的由来,是由于这种产品在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年)生产的较多,技术精湛,同时由于产品花纹基色多用“月兰(淡兰色)”、“宝兰(深且发亮的兰色”而著名。因此它和中国的“唐镜”“宋瓷”一样,是作为一个时代的一种工艺品的代表而得名的。 (2)解放后景泰兰工艺的发展建国以来,景泰兰技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首先在色彩上增加了不少种新珐琅釉料。诸如:豆绿、玫瑰紫、咖啡、蛋黄、湛兰以至金星料等,使色彩更为绚丽,现在多数产品都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群英会蒋干中计》讲的是赤壁之战中一个重要事件。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里着力描写的一场重大战役(书中从四十三回到五十回写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当时曹操是汉丞相,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用武力吞并天下。他在建安十三年趁刘表刚去世,便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先夺取了荆州,进一步准备征服刘备和孙权。刘备刚败于曹操,势孤力单抵当不住,就采纳了军师诸葛亮的计策,要同东吴的孙权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东吴的实力也远不如曹操,而且内部又分成主战、主降两派,各有所据,争论不休。最后孙权听从了以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的意见。决定全力应战。周瑜就在这种兵临城下的紧迫气氛中被任命为都督。他凭着卓越的军事才干,指挥了东吴的五、六万军队,在赤壁(现在的湖北嘉鱼县东北)一带击败了号称“水陆百万”的曹操大军。这次战争的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初中第二册课题:古代英雄石像近义词语辨析(1)崇拜尊敬都是动词,都有“重视、敬佩”的意思.两者的区别在于:“尊敬”的对象大都指人,很少用来指事、物(如“尊敬国旗”之类)例:“看见人们这样尊敬他,当然就禁不住要骄傲了。”;“崇拜”的对象要广泛得多,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例:“认识这个英雄、明白这位英雄,因而崇拜这位英雄.”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精神》是一篇理论性很强的文艺思想评论,对高二学生来说,是一篇难度较大的教材。这就要求在教法上突破旧框架。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设想以练为中心环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拟出课型结构如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一、韩愈为什么要写《马说》? 贞元元年(785)韩愈十八岁进士得第,“后又试博学宏词于礼部,又黜于中书。”贞元十一年(795)上宰相书求仕,“凡三上,不报”。不久,韩愈在东归途中,遇所献二鸟,作《感二鸟赋》,发出“余生命之湮阨,曾二鸟之不如”的喟然长“叹”。贞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简明而平实地记叙了唯物主义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一生的主要事迹与重要贡献。读后,使人对这位因坚持科学真理而被处以火刑的殉道者十分敬仰。可是,出于什么想法而敬仰这一伟人的呢?是有感于他是被活活烧死的缘故吗?还是被宗教裁判所那残酷、野蛮的行为所激怒了呢?如果是这样来引导学生读这篇课文,来激发学生敬仰这一伟大人物的精神、品质,就不免“隔靴搔痒”,有背文章的主旨了。我们认为,学《火刑》有三不宜。即,一不宜抠字眼,硬要从中发掘什么语言因素。因为作者在记叙这一人物时,用词朴素无华,不尚粉饰,只是如实叙事;二不宜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企图从中体味到一些什么深刻含意。因为作者叙事简洁,不事雕琢,学生一读就懂,多读反而生厌,三不宜在写作技巧上多所议论,想从中  相似文献   
8.
时文,即当今时代之文,就是指那些用今天的语言、反映今天的生活、今天的思想的文章。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报纸、杂志上反映现实生活、社会信息的时文,是他们认识生活、接受教育、熏陶思想的主要读物,对他们的启发很大,又易于他们接受、便于他们模仿。这些时文在语文课本里是读不到的,可是教师出的作文题,往往却要学生写出联系当前社会生活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认为是一种矛盾,起码是一种脱节吧。特别是初中学生,学了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这些大师的文章,他们一时很难融会贯通地用之于反映现代生活的习作里,因为这里不仅有思想方法上、表述方式上的距离,更有时代上的差别。为补语文课本之不足,也为了使学生在写作上能有一个时代的脉搏感,多引导他们看看当今流行的文章是怎么写的,以增长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认识,对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论理能力不无好处。  相似文献   
9.
课文有关词语资科: “常愿”句:出《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清江引]谢古今圣明唐盛主,勅赐为夫妇。永老无别离,万古长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太上,旧指思想境界最高的所谓圣人。《晋书·王衍传》有“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句。这里是说自己对国事不能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10.
一、何谓“乌托邦”? 有人说“桃花源”是“乌托邦”理想,那么,什么叫做“乌托邦”呢? “乌托邦”是指理想中最美好的社会。本来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所著书名的简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