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优美典范,在题材内容、章法结构、心理表现、意识流动方面开拓出崭新的艺术空间,尤其在时空结构布局上的超前性更具有现代意义,优秀的文化资源被重新唤起。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被重新阐释。呈现出一种新表现与新姿态。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走进萧红的《生死场》时,会发现这里的人作为“人”的“内面生活”几乎全部被其动物性的一面所掩盖,从而成为了一群无生命的群体。关于这一点研究界已多有论述,这里我们所关心的是作者怎样以人和动物——两个在概念上有着各自独立的内涵与外延的生物类型——之间的关系来呈现出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乡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刻画出他们荒凉、麻木、呆滞、沉寂的灵魂世界,表达“人已非人”的主题意旨。  相似文献   
3.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优美典范,在题材内容、章法结构、心理表现、意识流动方面开拓出崭新的艺术空间,尤其在时空结构布局上的超前性更具有现代意义,优秀的文化资源被重新唤起。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被重新阐释。呈现出一种新表现与新姿态。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走进萧红的《生死场》时,会发现这里的人作为“人”的“内面生活”几乎全部被其动物性的一面所掩盖,从而成为了一群无生命的群体。关于这一点研究界已多有论述,这里我们所关心的是作者怎样以人和动物——两个在概念上有着各自独立的内涵与外延的生物类型——之间的关系来呈现出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乡民真实的生存状态,刻画出他们荒凉、麻木、呆滞、沉寂的灵魂世界,表达“人已非人”的主题意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左翼作家“牢狱小说”的丰收.在这些作品中,囚犯形象引人注目,他们或是政治犯,勇敢无畏地诠释着英雄与殉道者的形象;或是蒙冤囚犯,用血与泪发出有力的控诉;或是惯犯,游走于社会和牢狱之间,在浑浑噩噩中消费着人生;或是牢狱黑帮,为虎作伥,靠欺压盘剥其他囚犯而高高在上.这些牢狱囚犯共同演绎着30年代牢狱世界中的血与泪,对那个黑暗王国的腐朽、残酷与丑恶发出了有力的控诉.  相似文献   
6.
对于陶渊明出仕及归隐的原因,研究者虽不乏其人,看法却基本一致。陶渊明出仕,不少研究者持"为贫而仕"的说法,而他的归隐,则被认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不向权贵低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结果。这里作者对陶渊明的"贫"提出疑问,进而对"为贫而仕"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7.
对于陶渊明出仕及归隐的原因,研究者虽不乏其人,看法却基本一致。陶渊明出仕,不少研究者持“为贫而仕“的说法,而他的归隐,则被认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即不向权贵低头,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结果。这里作者对陶渊明的“贫“提出疑问,进而对“为贫而仕“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从梁山泊的演变看《水浒传》“招安”之必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山泊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有一个慢慢质变的过程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是一般的"强人团伙",与其他的强盗团伙别无二致,晁盖进入后成为了一个"仁义"之师,最终在宋江加入后发展为"全忠全义"的组织。最重要的是在这样三个阶段中我们看到作者有意地逐渐将梁山泊趋于完美合理的主观倾向,以及在这种倾向中所流露出的强烈的情感,而体味到这种情感后,我们便可以在深层次上理解最后的"招安"实乃作者个人的主观意愿了。  相似文献   
9.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重要代表作.在作品的开篇,作者通过描写一个黑乎乎、油光光的大泥坑,反映了民众一种病态的观赏心理,折射出他们安于现状、逆来顺受的生活态度.而这个给行人带来困扰的大坑,更是生活中无法回避的苦难的象征.大坑奠定了全文的基调--无助、困窘和悲凉.文章从大坑入手,分析解读大坑背后的意蕴.  相似文献   
10.
在戏剧家曹禺的笔下,大致有以下三类女性形象:一是受到新思想的感召,勇于追求个性解放,开始觉醒,开始具有反叛意识的资产阶级新女性,如繁漪、陈白露、愫方、瑞贞等.二是旧中国受侮辱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如侍萍、四凤、小东西、翠喜、花金子等.三是凶悍、奸诈、自私的旧家庭中妒妇形象,如曾思懿.这些女性都在无奈的现实中苦苦挣扎,或妥协、或灭亡、或反抗.在这些女性身上,作者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借之对当时社会进行了控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