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认知过程依赖于思考,思考是学习者主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是不能靠直接传授知识来代替学生智能发展的,学生也不可能光靠吸收他人思考的结果而学会思考。在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中完成思考的全过程,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为此,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比较注重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充满动力,不知疲倦。在我们的初中英语课上,学生缺少的就是兴趣,就是这种"不知疲倦"的动力,如果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升。鉴于此,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行具体探究。  相似文献   
3.
4.
认知过程依赖于思考,思考是学习主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是不能靠直接传授知识来代替学生智能发展的,学生也不可能光靠吸收他人思考的结果而学会思考。在师生教与学的互动中完成思考的全过程,才能实现知识的内化,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为此,笔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比较注重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正《礼记》有云:"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儒家的经典著作《大学》也说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其中都包含有以道德教化人的意思。由此可见,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芝英 《文教资料》2009,(36):109-110
中职学校近年来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学生流失严重,调查显示,在校中职生每年约有15%-25%流失,严重威胁着中职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在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分析了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的原因,并就解决中职生流失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芝英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97-197,203
心理疾病在我国疾病排名中位居首位,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由于文化、个性、观念等诸多因素对心理疾病患者产生的影响,加上人们对心理疾病的忽略和歧视,导致心理疾病患者忌讳求医。因此,加强对心理疾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影响心理疾病患者求医的文化、个性、观念等诸多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礼记》日:“师,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儒家的经典作《大学》开宗明义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就是以道德教人的意思。可见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对教育来讲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9.
张芝英 《考试周刊》2010,(21):211-212
近年来,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表现出种种问题.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树立育人为本,进行科学管理,采取有效的德育途径和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中职学校的重要工作,我校在德育实践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