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言学史上关于"除非"所表的语法意义有五种观点,实际上从形式角度及事件框架角度分析"除非"只表示两种语法意义:必备条件和排除条件。根据焦点理论"除非"句可分为"唯一条件句"和"非唯一条件句",运用梯级模型理论,并根据焦点域中各成员间能否建立梯级模型,"非唯一条件句"还可分为"平行式"和"递进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指出以往对"除非"句的研究长期无法得出确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未从语体角度对"除非"语料进行全面考察。我们根据功能域理论将语体分为四类,揭示出"除非"句语料的语体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语体中"除非"句的P型和Q型语序。其次以法律语体中"除非"语料的分布情况证实了"除非"不止表示一种语法意义。最后,从"伪条件式"除非句的衍生环境来揭示了语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读者对自然文本中链接结构的拒绝权问题,以此作为对其分类的重要标准,并结合其内部结构的差异,从链接点与链接成分是否处于同一向度、读者是否享有拒绝权、拒绝方式是否相同、拒绝权在充分性方面是否有区别四个角度对链接结构予以分类。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陈望道领导的大众语运动开展80周年,作为语文运动的先驱,陈望道的标点符号思想不仅是其语文思想,更是其编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望道对于汉语标点符号制度化的贡献,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于新式标点符号的倡导,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其二,创制了新式标点符号体系;其三,高度重视标点符号系统的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会”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早期语法学家虽然没有直接对"会"进行研究,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外,西方关于情态的语言学理论也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会"的词性、其作助动词时的不同类型以及"会"与其他词类和助动词的区别等予以了研究,并将"会"所表示的情态分为:认知情态、道义情态和能愿情态。  相似文献   
6.
在元明清通俗文学中大量出现将关羽称为"寿亭侯"的现象。本文在前贤时彦的基础上详辨其非;并分析了导致通俗文学中出现"寿亭侯"现象的三个原因:(1)历史上"寿亭侯印"的出土,(2)文献中对关羽被封为"寿亭侯"的记载,(3)"帝蜀论"思想的深刻影响。此外,还详细讨论了"帝蜀论"思想与"寿亭侯"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语言学史上的"除非"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吴(徐)之争"与<逻辑与语言学习>为阵地的论争是语言学上两次"除非"之争,此外,还有其他学者从词义、词性和逻辑关系角度进行的"除非"论争.如果想对除非句的逻辑语义特征、语法意义、句式分类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不应忽视历时角度的研究,应注重语料调查与分析,并充分借鉴外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8.
从字形演变角度看《说文解字》对"临"本义存在误解,后世"临时"的语义由"面对某事的时候"之意所衍生。"临时性"组合与"临时性"结构所代表事件或动作在"正式性"、"偶发性"、"持续性"三个方面存在区别,临时性组合具有四种组合义。"临时性语族"流行的深层原因在于公众维权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教"的本义、基本义、使役义与被动义的语法化演变过程,指出"教"进入兼语式由二价动词变为三价动词是其使役义产生的基础,探讨了使役义用法中"教"与"交"、"叫"的关系。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其使役义与被动义转化的三个条件,指出在劝诫句中率先出现了"教"的被动义用法,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胡吴(徐)之争"与《逻辑与语言学习》为阵地的论争是语言学上两次"除非"之争,此外,还有其他学者从词义、词性和逻辑关系角度进行的"除非"论争。如果想对除非句的逻辑语义特征、语法意义、句式分类等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不应忽视历时角度的研究,应注重语料调查与分析,并充分借鉴外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