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透过“PK”的流行风,从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角度探究其来龙去脉,即外来语的借用和专业术语的泛化,以及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对男性、女性地位的不平等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令出现在大众传媒上的女性形象单一化、卑微化,她们要么是热衷于洗衣做饭的贤妻良母,要么是拥有漂亮容貌但智商极低的"花瓶女"。通过用通俗文化理论解读搜狐网"女人频道"所建构的自信乐观,时尚前卫,能够游刃有余处理各类生活琐事的女性形象,品读这些女性形象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真实语料探讨目前校园流行语的使用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结果发现: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性社区与女性社区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受社会、文化和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女性也在试图通过语言形式的改变,以男性的价值观重新定义自己.数据表明,一些被男生使用的词语也渐渐被女生所接受并使用.通过对态度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绝大多数认为流行语只不过是局域范围内个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不引导主流方向,具有短期流行性及不稳定性,应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4.
目前,网络已进入“客文化”时代,而“客”可以说是继“吧”(话吧、说吧、聊吧……)之后又一构词能力颇活跃的后缀。现列出些许与大家共享。博客:网络“Blog”(博客)这一名称,最早由JornBarger在1997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