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正>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有情感美、语言美、情境美等等,它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对学生的情操和人格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情境教学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规律,以"美"为突破口、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活动为途径,以生活为源泉。课堂上创设有"语文味"的情境,可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创造的乐趣和审美的情趣。《林中小溪》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  相似文献   
2.
一篇文章可学习的东西很多,如了解背景、感知内容、理解构思、品味语言、探究主题、拓展延伸等等,如果在课堂上面面俱到必然会因时间的限制而浮光掠影.这就显示出预习的重要.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组织预习活动时,很多老师尝试采用了原生态阅读法,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成见的情况下走进文本,在文字间畅游,自由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鼓励他们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由于没有限制,比较开放、轻松,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  相似文献   
3.
高考的主观题是政治考试的重要得分点,因此也成为各个考生必争的领地.可是很多学生在做模拟试题的时候,光是做选择题的训练,对主观题的训练比较少.教师要纠正学生这一偏颇的练习习惯,通过对主观题答题思路的引导分析和答题技巧的点拨,克服学生对主观题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能够从容应对考试.  相似文献   
4.
于漪老师说:教师要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不断拧紧学生思维的‘发条’,使它转动起来,不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引导他们发挥聪明才智。追问是连续的启发,是引导学生就基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提问方式。在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追问下,文本理解会更准确、深刻。追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怎样才能使追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呢?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和地位。教育要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重要任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在课堂上尊重和信任学生,以学生具体情况为出发点,合理地设置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优化高中政治课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