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想向图书馆界建议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要重视学科专业图书馆员的培养和使用。我认为,提高图书馆工作水平的关键是人才,而学科专业图书馆员的培养和使用从目前看来是关键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张贤 《出国与就业》2011,(17):42-43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逐年激增,随之带来了不断加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就成为每个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离职院校的特点出发,提出从明确离职院校办学宗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培训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等四个方面着手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  相似文献   
3.
张贤 《教师博览》2010,(6):19-20
爱尔兰是全世界结婚率最低的国家,因为这里禁止离婚。很多爱尔兰适龄的男男女女都选择观望,迟迟不去婚姻登记部门办理手续。  相似文献   
4.
“四人立柱”式造型目前在国内、外是一种比较高难度的技巧动作,被看作是衡量四人项目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力量和技巧的集中表现。安徽技巧队一九七六年冬训中,在国内既无先例又无资料的情况下,开始向“四人立柱”式造型冲击,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取得了成功。这一动作在七七年九月长沙全国比赛中的出现,改变了我国当时只能完成普通结构式造型的落后局面,突破了“四人立柱”的难关。时隔数月,即一九七八年五月份在重庆的全国比赛中,竟有四个队完成了“四人立柱”式造型动  相似文献   
5.
<正>经典名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成为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精神源泉。不难发现,统编本教材更加注重经典名篇的阅读。但是对于经典与名著,如何让学生读得进去,并且读得有趣,成为一线老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2022年版课标强调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意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教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似乎总是轻轻松松就遇到好事,比如没有花很多时间在学习上,考试却考得不差,还特别受老师和同学欢迎;有些人却常常碰上很多倒霉的事,比如丢东西、被误会、走路摔倒、考试考砸等。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一类动物,它的形态构造、生理功能和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已十分复杂和完善。它分布广,对自然界影响大,同人类关系密切。所以,认识和了解脊椎动物,利用控制和改造脊椎动物,是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向初中学生教好这部分教材,是十分重要的。“脊椎动物”基础知识中关  相似文献   
8.
综观西部边远山区学校,近几年来,得到不少宜处.兴修校舍,减免书杂费,有的寄宿学生还有生活补助费.虽然这样,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还未提高.经过几年的观察,笔者认为是管理不当制约了学校的全面发展,下面就其具体情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教给了我以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诚 ,蓝教我以高洁 ,希望是粉红赐予我的 ,灰白赐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它的色彩。”闻一多先生这段说 ,使我懂得应该热爱生命。热爱绚丽多彩的生命。当我第一次面对生命的画布时 ,那双握不紧笔的小手颤颤地画下了一只玉兔———童年的我 ,和这画一样纯真无邪。当我第二次对着我的生命的画布时 ,急匆匆地 ,满不在乎地抹了一轮红日———少年的我 ,和这画一样热情奔放。如今 ,我不在乎用好奇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我的眼…  相似文献   
10.
良心如枕     
一个人能对自己的行为完全负责,这不是一件小事。———高尔基午后,倚于床头闲翻杂志,看到一个句子:“清白的良心是一个温柔的枕头。”我就随手记在纸上,细细体味。这个句子让我想起一些事来。这件事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夏天晚上,我们在院中纳凉。一只半大的白兔从门缝跑进我家,赶之不去。母亲说:“天这么晚了,让兔子往哪儿去呢?弄不好会让什么给吃了。先留它一夜吧,明早谁吆喝,再还给谁。”我就找出一个笼子把兔子安置下来。到了第二天,并没有人吆喝少了兔子,又过了好多天,还是没人找。兔子在我家一天天过下来,母亲却日益感到不安。“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