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一流”建设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高校学科建设和期刊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高校学科建设和期刊发展存在天然的互动机制,期刊建设引导和服务学科发展,学科建设为期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建立学科建设与期刊融合发展机制,须构建学术共同体,搭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人才共享机制,培育一流学术团队;打造科学的评价评估体系,建设世界一流期刊。  相似文献   
2.
我但任初中班主任6年来,曾为学生抽烟久禁不止而不安开始见到学生抽烟,认真作劝说工作,不见效,便采取了一些惩罚的办法,也不见效。  相似文献   
3.
党的优良传统体现了我们党特有的品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党正是长期坚持和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仍然是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武器,要结合新的实际,让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时代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国际高职产学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产学合作发展高职教育是国外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它被认为是促进国外高职教育发展、推动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这种“学校——企业”的合作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的德国“双元制”教育中。并在英美等国的合作教育中得到充分的完善和体现。这种模式经受了实践的考验,被证明是一种运转灵活、优势互补的最佳职教模式。体现了学校和企业在文化知识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上职能明确分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的原则,认真研究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产学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促进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场所,是把一个人从自然人提升到社会人的重要场所。集体生活的影响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对学生的道德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和指导者,在教育过程中既是人格素质与教养能力的集中体现者,又是德育工作中时空的富有者和学校德育生态的调节者,他们通过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以及个别的思想工作对学生进行善恶是非的价值评价,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价值观的培养起着导向作用,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试图从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的视野论述学校德育工作中应该建立正确的时空观和生态观。  相似文献   
6.
许多优秀的企业以卓越作为其进一步追求的目标,本文以次为契机谈了一些看法。首先探讨了卓越的内涵,进而论述了文化和战略的力量,并最终提出文化和战略的融合是当代企业奔向卓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人口平均寿命:男性70岁,女性高于75岁。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高。从我国的人口普查情况看也是这样。女性的平均寿命为什么会比男性长?据分析: 一、从现代遗传学角度看1、女性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而男  相似文献   
8.
一、皮肤究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不少资料上都认为: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构成.但笔者认为皮下组织并不是皮肤的组成部分,只是由于皮下组织与皮肤的关系密切,所以才在讲授皮肤时提到.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人口平均寿命:男性70岁,女性高于75岁。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高。从我国的人口普查情况看也是这样。女性的平均寿命为什么会比男性长?据分析: 一、从现代遗传学角度看 1、女性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XX,而男性则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XY。一些遗传病如色盲、血友病、γ一球蛋白质贫血症等是隐性性染色体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大多在X染色体上,女性需要两个隐性基因才能致病,而男性只需一个隐性基因就会致病,因此,女性患  相似文献   
10.
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面临"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党的先进性建设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根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最紧迫的任务和现实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科学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