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对如何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两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张起 《都江学刊》2002,14(1):40-41
北宋词人贺方回的名篇《青玉案》一直被认为是词人晚年妻子亡故后排遣孤寂愁思的作品,本综合前人述,提出该篇词是词人青壮年时期描写爱情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合作备课,是年级备课组成员(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对即将教学的内容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体研讨活动,基本目的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事实上,科学的合作备课不仅能够提高对某个知识点的施教水平,还能培养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因而得到了绝大多数学校的认可和使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较为典型的是有些地方出现了合作备课依赖症:教师不再独立研究教材和教学设计,只等合作备课写出的统一教案,并最终以此为标准上出同样的课堂。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备课的过程表现为:先以单元为单位集体研讨,  相似文献   
4.
《赵氏孤儿》虽不是早期族群神话原型,但采自战国传说,亦以原型记忆的特征,规模影响着传统文学,并成为后世文学反复运作的母题。它的文本在流传中不断演变,不断远离史实,不断文学化,这是有必要注意的史学文学化的问题,对其变的过程有认识的必要和梳理的必要。同时在文本变化中,笔者发现主题也随着不断演变。这是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笔者作了发现和探析。归为拨乱反正匡救时弊的"微言大义;""不敢侮鳏寡"以明德;人生守信的承诺精神;轮回命偶不可测知的观念;"反元复宋"恢复祖宗河山;启蒙时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显现。并从时代与主题、社会文化心理与主题,找到了相互对应、互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张起 《都江学刊》2001,13(3):66-69
司汤达是法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先驱作家之一,他终生对意大利怀有特殊感情,本文从《法尼娜&;#183;法尼尼》入手,论述了司汤达意大利性格形成,丰富的过程极其内涵,肯定了贯穿其中的意大利激情与小说内容的完善结合。  相似文献   
6.
当今画坛,群芳争妍,名家辈出。在这座百花园里,秘如沿先生正是齐鲁画坛上的一位佼佼者。秘如沿(鲁雁),号春举门人,山东阳信人。生于1945年,幼习绘事,凡山水、人物、花卉俱系统学习。尤其对宋、元、明、清历代大家的作品颇多研习,尽得古人精髓。在创作中,  相似文献   
7.
张起 《都江学刊》2001,13(2):19-22
本文从韩愈两篇有关教育的名篇入手,分析了这两篇散文的艺术特点,论述了韩愈散文的理论贡献与写作实践。  相似文献   
8.
论贺铸的词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卫州共城人(今河南汲县),为太祖孝惠后族孙,自称是春秋时吴王子庆忌之后,可见门庭显赫,但贺铸时已没落,词人十七岁离开卫州开始宦游生涯。贺铸状貌奇伟,性格殊异,敢于针砭时弊,不肯卑颜屈膝,正显示了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清朗气节和秉正个性。但谁能料到,这纠纠武夫竟是一位善写断肠佳句、万种闲愁的词家里手。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英、中葡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就香港和澳门问题已得到园满解决,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个方针的正确性,它也将进一步推动台湾问题的逐步解决.一、“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国两制”做为一种理论体系有它形成发展的过程.我党对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大体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消息传递的一个重要栽体,为了适应当前国际化的要求,世界各大新闻社都对其报导的新闻进行翻译,以扩大其读者群和影响力.由于新闻是对事实的报导,需要做到真实和准确,因此经过翻译的新闻是否能够达到与原文的对等,是否有意识形态上的改变,就成了新闻翻译的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意识形态和翻译的过程中,许多学者也提出应该给意识形态一个更加宽泛的定义,加入更多的个人因素,比如个人的信仰、学识和观点等.因此在翻译研究中应当将意识形态理解成大众接受的普遍想法.影响翻译的因素分为诗学和意识形态.译者作为文学系统内部的成员,主要负责使译文在诗学和意识形态方面符合当时当地的情况,而处于文学系统外部的赞助人,比如有"权力"的个人和机构,则更重视对意识形态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