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关于高等医学院校法学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医学院校法学专业建设应着重处理好五个方面的关系:突出特色与确保专业水平的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关系;专业建设与学校人文环境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硕士生自然辩证法课教学改革新探索张金钟自然辩证法是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理工农医类)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理论,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论。讲好自然辩证法课,提高这门课...  相似文献   
3.
4.
决定数学教学有效性因素: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课程资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要求建立的新学习方式是一种“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有许多具体方案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因此,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而问题情境则是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由教师提供的具体活动场景和学习资源,它用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7.
一、自然界先在性的含义乌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界先在性命题具有特定的内容,它包含着双重含义。一是指自然界先于人类的存在,人类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二是指自然英先于人的现实活动的存在,自然界是入的现实活动的基础。自然界之于人类的先在和自然界之于人的现实活动的先在是自然界先在性的双重含义。这双重含义之间存在着区别。gD果说前肴强调的是得在于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是人类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那后者强调的则是和人类并存的自然界是人类活动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在人的现实活动中,自然界的先在性是相对与其构成…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是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自然科学观、掌握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中,我们在讲授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观、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创造才华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渠道,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的做法,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为此,我们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计算机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地在非计算机专业人员的生活和工作中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