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日趋频繁,为两岸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学术趣尚、操作方法的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资料共享、交流对话、相互借鉴、相互切磋提供了越来越广泛的对话平台。“两岸文化星系”丛书的编辑出版,正是这种交流活动所结出的累累硕果。台湾佛光大学校长龚鹏程先生的《中国文人阶层史论》一书,通过具体的案例分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伴随着众多高校千兆光纤校园网络系统的建成,网络在大学校园中日渐普及,网络文化日益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学校园内行政部  相似文献   
3.
王沂孙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其青年时期的词作,多写风雅闲情、湖山胜景、诗酒流连的生活.南宋灭亡之后,王沂孙常用词来表现故国之思和故土之恋.其词的艺术特色是不粘不脱、不滞色相;用典贴切、精思巧构;沉郁顿挫、立意高远.王沂孙的词作,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范式,丰富了诗词苑囿,为词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棵参天的大树,离不开大地母亲的支撑,因为在那里可以得到成长的养料。一个和谐的社会,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撑,因为在那里可以得到发展的动力。传统文化如同飘扬于中华大地的一条鲜艳的纽带,永远联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如同矗立于中华大地的一块坚固的基石,永远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为了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有序、良性、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中国文学家们要想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为中华民族争光,就必须广泛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思想和艺术手法,尤其是已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的有益经验,撷其精华、挹其芳润,才能使中国当代文学早日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学之林。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对于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的文学作品、创作方法、文学思想进行深入、详致地研究和挖掘。  相似文献   
6.
作为文学皇冠上最耀目的明珠,“诺贝尔文学奖”白1901年设立以来,已成为众多热爱文学、致力于文学创作的文人作家们一生追逐的梦想。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蟾宫折桂,这是一条多么艰辛、布满荆棘的小路,又是一条多么光荣、神圣的道路。一百年来,那些有幸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们,更成为文学殿堂中的幸运儿.广泛地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和羡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