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信息化校园与大学德育的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社会的到来正在使大学校园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本文从宏观、系统的视角出发进行研究,得出传统的大学德育模式赖以存在的客观社会基础发生变迁的观点,据此,剖析了信息化进程中大学教育环境的整体开放性、局部分散性、互动交融性等新特点,并通过对德育综合结构中的“体”和“要素”变化的前瞻性研究,提出大学德育超越的新思路-媒体德育模式、学区德育模式、学区德育模式和主体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构建大学生全面素质模块化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的教育目标的确立 ,按照素质教育的内容和方向 ,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全面素质评价体系 ,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践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具有很强的教育活力 ,对大学生行为的塑造和自身素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大学生评价标准有几个明显的缺陷 ,一是在目标上 ,以学业分数为核心 ,重专业素质、轻其它素质 ,重知识、轻能力 ,重相对评价、轻绝对评价。二是在方法上 ,以单一量化排序为手段 ,重排序的结果、分等 ,重现在阶段评价 ,忽视为下一阶段提供借鉴和指导。三是在内容上 ,以本学科、本专业书本和课内…  相似文献   
3.
大学德育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外部环境即大学德育工作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内部环境是指大学校园德育环境。本文重点讨论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大学德育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外部环境即大学德育工作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内部环境是指大学校园德育环境。本文重点讨论内部环境。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教育的全部工作(包括德育工作)都是着眼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实践创新能力、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青年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大学生个体的素质结构中,任何一个方面的素质发展都不是孤  相似文献   
5.
学生评价——大学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大学学生评价的现状及不足学生评价是对学生优秀程度的价值判断 ,是以学生个体为对象的微观教育评价。作为大学的一项基本的经常性工作 ,它往往与学年总评和毕业鉴定相结合 ,评价结果与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毕业生 )评比、毕业分配和免试推荐研究生等学生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大学的学生评价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侧重于定性评价 ,以人们熟知的“三好”总评为代表。这种方法与中学阶段评选三好学生基本相同 ,差别之处是对学生参加社会工作的情况给予适当考虑和重视。另一类则侧重于定量评价 ,以大学“综合测评”为代表。其具体实施步…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是高等学校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的德育主干课程。就课程体系而言 ,教学要求的主要内容在中小学阶段的德育中已经涉及 ,加之长期以来“政治课”的形象在学生思想上造成的思维定势 ,使得教师的讲授难度加大。在教学实施时 ,像人生价值观、理想信念等传统教育内容 ,如果仅从概念阐述入手正面讲解 ,很难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要增强这门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关键是通过讲解能够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从而达到教育内容与学生思维的共振。这就要求主讲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融现实性、知识性、思想性、综合性于一体之外 ,还应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