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是节新授课,课题是“人教版”的老课文《登山》,课前我作了精心的设计。按照我的设想,这节课脉络清晰,环环相扣,学生与老师一问一答,层层深入,步步为营,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课上竟发生了“卡壳”。那是在谈话导入时发生的变奏曲。我先请同学说说自己登山的经历,话刚出口,性急的孩子就坐不住了,伸长了胳膊要求回答。正当我满心欢喜准备提问时,突然从教室后面传来一个很不和谐、或者说根本不应该此时发出的声音——“老师,这节课是上《登山》吧?”当时我的头“嗡”地一震——本该是自己说的话,不想却让学生捷足先登了。怎么办?撤?那哪行!…  相似文献   
2.
3.
有句话这样戏称民办学校教师的工作:白天一手拿着课本给学生上课,晚上一手拿着电话与家长沟通。幽默中活脱脱的勾画了这个人群的工作形象和劳动状态。高薪水刚照亮教师们初绽笑容的眉头,却无法阻挡各种压力从四面八方袭来:假如成绩没有提高,末位淘汰的制度会炒你鱿鱼,让你天天在危机与抗争中度过;自身素质要强,制作课件、双语教学要懂,于是,少之又少的时间里又被各类培训充  相似文献   
4.
一次,为了配齐孩子们的“快乐周末”用品,我到距学校不远的一家杂货店采购。店老板是个30多岁的妇女,生着一副生意人的伶牙俐齿,购物时每每想要讨价打折什么的,总会被她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拒绝。  相似文献   
5.
怀念牛     
德国一所公立小学的威尔逊校长,对1990年毕业的300名学生作了长达15年的“成长追访”,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实:15年之后,最先在工作岗位上得到提拔和重用的,不是当年埋头读书、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也不是吹拉弹唱样样在行的“文娱小子”,而是沟通能力特别突出,从小就不怵权威的人。  相似文献   
6.
在苏北那个拥有200多名教师的学区里,几十年来,还没有人出走他乡去谋职,我却在不经意间填补了这个空白。好好的旱涝保收的职业不珍惜,为什么想到出走呢?说实话,我的出走跟金钱没有直接关系,只是想趁着年轻到外面走走瞧瞧,不甘愿在那个昏昏沉沉的小镇消磨时日。还有一篇文章给我的冲击也很大,那就是留美作家刘墉的散文《因为年轻,所以流浪》。一个醒目的题目完全抵得上数吨炸药的威力,一颗渴望飞翔的心顺势便登上了九重天。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每天都与路发生着联系,都得走路。在学校,无论是天天有的广播操、上学放学,还是不定期会有的课外活动、大型队会,一个班集体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风貌和气魄,很大程度上依赖那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行进跨步——路队。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安静美,步调一致的线条美,服装整齐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心情     
彭劲龙 《师道》2004,(12):55-55
二弟是去年正月里结的婚,当时我和颖都在。本以为这样一来,可以替母亲了却一桩心事,免得她总为抱孙子操心。谁知二弟结了婚以后,母亲的劲头更足了,抱孙子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所以现在她唯一的心愿便是希望大儿子早点把婚事办了。老二都快当孩子的爸爸了,老大怎么还能没个动静?  相似文献   
9.
做了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良好班风的形成与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工作的内容、形式等"硬件",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思维模式等"软件"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软件"中,有时仅仅是一念之差,语言的杀伤力和亲和力瞬间便会完成师生之间的对接与置换,产生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无论是天天有的广播操、放学,还是不确定时间内会有的课外活动、大型队会,一个班级出现在公众面前的风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那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行进跨步——路队,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安静美,步调一致的线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