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1 识记花的基本结构,知道各部分的功能,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1.2 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1.3 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2 能力目标:2.1 通过解剖、观察和探究花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2.
彭宗臣  李萍 《生物学教学》2007,32(12):23-23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即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相关知识比较抽象,是该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泛泛地讲评,很难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为突破这一难点,在集体备课时经讨论设计了下面的方法: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入手,由点到面,总结“自由扩散”的特点关于水分子、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三种小分子进出细胞都是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的知识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过,由此联系到其他的小分子,如氮气、苯、甘油、乙醇等也是以简单的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特点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需能量和…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人体的消化和吸收>是重点节,内容较多,为体现该节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指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授课时,特设计以下板书: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1识记花的基本结构,知道各部分的功能,明确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1.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1.3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课堂实践,逐渐形成了“激趣-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现将其在课堂上的应用及本人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1 根据课程标准和大纲的具体要求,确立学习目标1.1 知识目标(1)概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2)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1.2 能力目标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热爱生命的情感和理论联系  相似文献   
7.
彭宗臣 《中学生物学》2006,22(11):10-1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倡导合作探究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基础上,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是贯彻落实课程理念的关键。这样才能使教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