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001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旧准则)过于简单,存在一定的缺陷.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一无形资产>(新准则),新准则已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率先执行.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排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成因的分析,并没有揭示出全部事实。“社会排挤”理论可以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分析视角。当前,高校毕业生在职业地位获得过程中,遭遇到体制内、体制外、从业经验、薪资水平、社会性别、先赋地位、社会舆论、自身相貌、荣誉符号等方面的排挤,这种排挤已造成了比较显见的后果,应从多方面着手加以消除。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首要困难和障碍,不是没有经验,不是缺少资金,也不是没有人脉积累,而是缺乏勇气."日前,在首届长春市大学生创业指导培训班上,吉林省实战派微观经济研究人李长有,不断向学生们强化这样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4.
彭文艳 《科教文汇》2009,(28):221-222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它是一门理论性强、方法体系复杂并与实际联系极为密切的课程,可是当前在“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着课程体系不太完善、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等不足。针对这些缺点,大家应深入探讨,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一批满足会计岗位工作需要的有职场竞争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思维活跃,但是也存在个性气质差异,有学生适合销售,有些适合营销方案策划,营销专业就业岗位广泛,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可以胜任每个岗位,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一刀切,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具有针对性,本文旨在突出应当因材施教,提前了解学生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与教学质量,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6.
彭文艳 《考试周刊》2009,(49):219-220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法,在不少学科的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中一些较抽象的经济概念.以及涉及市场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而在此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抽象的法学原理,并能促进学生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